長盛不衰的原因是《Science》的影響因子排名。
《Science》的直接競爭對手就是《nature》
所以史密斯先生,作為一個美國數學家,有了重量級研究成果,竟然沒有考慮《Science》或者《PNAS》而是發在《nature》上,請問這是幾個意思?
是的,喬治·羅伯特一直想去找到史密斯當面向他提出這個問題,聽聽這位美國科學院院士怎麼回答?
看不起《PNAS》就算了,你特麼憑啥看不起《Science》?
當然學者的風度喬治還是有的。
所以這股子氣只能放在心底。
但看到NingWei這個名字的時候,他真的開心壞了。
因為就是這個華夏小夥子直接把史密斯的論文拉下了神壇。
當時看到《nature》發表寧為那篇論文的時候,他還專門開了瓶香檳慶祝。
因為有了寧為的論文,最多在放兩、三個月,等到學術界吵完了,估計《nature》就會將史密斯的論文直接下刊。
這是個好小夥子,起碼幫他出了一口惡氣。
所以他很認真的開啟了寧為的正文。
這篇還真不算一般的letter,從長度就能看出來,整整三頁,可以歸類為COMMUNICATION類的letter,言之有物,而且文章也寫得很不錯,邏輯嚴謹。
湍流演算法本身的構思也很巧妙,畢竟不是什麼人都能將流體力學那一套跟網路安全演算法聯絡起來,可以說質量很不錯。
喬治立刻把這篇letter轉給了一位最得他信任的副主編,並專門標註了加急。
只是轉發過後,喬治又想了想,覺得這樣還不夠重視,於是拿起了電話。
“喂,羅森,我剛才轉了一篇letter過去,這篇正好是我的研究領域,所以我作為審稿人之一,你現在馬上去找一個非編委會審稿人,找個最近比較閒的,我希望這篇letter能在下期,最遲下下期發刊。”
掛上電話,喬治心情非常愉悅。
等到發刊了,他要託人專門把刊載了寧為這篇文章的期刊給史密斯先生送去,不知道這位數學家看到寧為的這篇論文刊載在《Science》上,臉上會是一副什麼表情。
想來,一定很精彩!
好吧,喬治承認,他已經迫不及待想看到這一幕出現了!
順帶著,他把寧為的名字錄入到了重點關鍵詞中。
這個可愛的華夏孩子下次發論文,他就能第一時間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