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寧為把演算法的框架處理好,又自己動手製作了一個重要的工具包後,已經是深夜,寢室裡三個室友已經進入夢鄉,微微的鼾聲代替了私語。
睏意襲來時,寧為停下了動作。
演算法構造已經在他腦海裡是一回事,想要把它完全複製出來是另一回事。
這跟單純的寫論文不一樣。
全部弄出來,變成電腦上可用的程式,寧為預估起碼也得半個月。而且這種應用級成果如果要在寫成論文,還要經過測試或者說實驗,收集到足夠的資料支撐才能發表,所以也沒必要急這一晚,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臨睡前,寧為還是先開啟了手機,點開了霍志恆最新影片的評論區,想了想,然後留了句話:“點撥之恩,分外感激,如有機會,必有回報!”
寧為其實不是睚眥必報的性子。
但人生第一次被人肉還掛到網上,心裡還是有股子邪火的。
孔院長今天對他說的一席話,他也聽進去了。
雖然多看這貨一眼,都算他輸,但正如老孔說的,能看到得罪自己的人倒黴,心裡多少還是能舒爽些的。
原諒?
不存在的!
看完三體,寧為最厭惡的角色就是程心,沒有之一。
厭惡的原因是,這種人不管做什麼事,害了多少人,卻始終堅信自己的是抱著一顆無私且高尚的心,在做對的事情。從而以各種理由原諒自己。
所以當初看這本小說,發現程心活到了最後,寧為悶了好幾天。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看到賤人倒黴,心裡舒坦了,說不得就會茅塞頓開,靈感爆棚呢?
……
霍志恆幾乎是第一時間看到了寧為的評論。
這就是網際網路的魅力所在,不管兩人相隔多遠,都能在第一時間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想法。
不過正在心痛與粉絲流失的霍志恆沒空搭理寧為。
再牛逼,寧為也只是國內一個本科生。
而他早早已經計劃好,研究生畢業後就會留在加拿大,或者去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