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跟電影裡頭一致的方案,將大量的空間和資源用來保證那些‘高貴’的旅客們舒適的生活。
內部的艙室動不動就是什麼單人套間、家庭套間、情侶套間啥的,完全是奢侈到沒有人性。
娛樂設施也是又多又全,像電影院這種大眾娛樂也就算了,竟然還有什麼SPA會所、室內高爾夫球場等等。
現在問題被擺在了檯面上,解決起來倒是很爽快。
畢竟除了沒有出席討論會議的拉姆教授之外,其他人都贊成節約方舟的空間,一切以實用為主。
原先的複雜地居住艙室分割槽被捨棄,改成了三等艙室分割槽。
頭等艙是獨立的小型套間,不過並不是那種奢華的套間,只是保留獨立的衛浴功能、有書桌等傢俱的小房間。
這樣有限度的奢侈享受,也只屬於陸禹和老船長。
因為陸禹是整個行動的核心,相當於團隊的最高長官。
而老船長則會成為未來方舟的艦長,負責整個方舟的駕駛指揮的他也絕對是團隊的核心人物。
二等艙也是小型的套間,不過條件要稍差一些,除了使用的傢俱家電不如頭等艙之外,還需要幾個人一起住。
如黛西一家一大家子,也只能分配到一個二等艙套間,對於這個六口之家在面積上著實有些捉襟見肘,唯一的好處是至少保證了一家人的獨立性。
方舟的管理團隊都住在二等艙,四個人分配一間艙室,或者按照家庭情況做一些調整。
除了小胖哥、阿諾這兩個鐵桿心腹之外,便是努克帶頭的眾水手、小張帶頭的公司團隊、僱傭兵、包工頭們。
當然,還包括他們的家人。
這些人的來歷不一,對陸禹的忠誠度也不一樣。
在分配艙室的時候,會將大家打亂些,簡單來說就是摻沙子。
把最忠誠於陸禹的人手分配到如包工頭、僱傭兵這些人身邊,來確保陸禹團隊對整體的掌控。
三等艙的條件就很普通了,全是八人間,供上船的數百名工人及其家人居住。
艙室內除了床和櫃子之外基本沒多少傢俱,衛生間和浴室只有公共的。
將居住艙室分成三等並沒有什麼不公平的,這算是借鑑了大多海上艦船的經驗,除了能節約方舟的空間跟資源以外,還有利於對方舟人員的指揮掌控。
按照計劃,方舟載人的數量應該在五百到八百人之間,為了有一定的冗餘,居住艙以居住一千人來進行了設計。
如此一來,居住艙便佔據了方舟近四分之一的空間。
剩餘的空間,除了機械裝置要佔據的空間之外,便要用來完成一個至關重要的任務:保障船上所有人能夠生活下去。
獨臂阿諾此時開始進行大量的數學計算,因為大家誰也不知道最後要在海上漂泊多久。
要保障食物供給迴圈的關鍵便是阿諾的能力。
————
PS:失業狀態,無奈,這段時間儘量多更新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