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若是難度更進一步的《環太平洋》副本,我們又會遇到哪些離奇的事情。”
馮廷嘆了口氣:“至少現在來說,各國對海底情況的關注並不足,意識到海底繭蛹存在的國家少之又少。
再加上繭蛹能夠很順利的存在於哪些海底深度達到數千米的領域,而現在人類在這種深度的潛水技術掌握得還很有限,即使能夠到達這樣的深度,也很難談得上有效的清除繭蛹。”
“你們就慶幸吧,要不是我夠勤奮,甚至我都造不出能夠在海底隨便什麼深度都能航行的基地船。
不過既然遇到這件事情,我們乾脆接下來的海事,就嘗試深入到繭蛹存在的地方。
查探情報的同時,也可以試試能不能有效地清楚海底的繭蛹。”
在陸禹的倡議下,進入下一階段測試的遠征號朝著大西洋潛行而去以尋找最近的一處繭蛹存在之處。
兩臺通用型機器人被派出去抵近偵查,這些機器人雖然不是為了潛水專門設計,但其結構考慮了足夠的適應性,且使用了陸禹特化後的材料也足以承受海底的高壓。
陸禹臨時在機器人身上增加了不少外掛,主要是一些通訊裝置和資訊收集裝置,目的是彌補當前通訊技術的不足。
畢竟陸禹的技術能力也還是有天花板的,他還無法做到先驅那種無視空間壁壘的通訊能力。
至於陸禹自己那臺可以和自己心意相通的機器人,此時正在基地船上忙活完善基地船的正事,還不到什麼任務都得這臺特別的機器人上的地步。
兩臺通用機器人朝著繭蛹所在的方向航行,為了避免意外,遠征號只停留在距離近一公里的地方。
即使是深度超過了八百米的海底,遠征號的目視探測器依然能夠探測到繭蛹放出的幽綠色光亮。
隨著機器人的靠近,傳回的影片畫面中已經能夠看到一個巨大的偏綠色的光團。
兩臺機器人相互協作,測量起了海底繭蛹的體積。
資料傳回來,大家都是倒吸一口涼氣。
如果把這隻繭蛹等效成一個橢圓體,那麼最長的一邊直徑將達到一百二十米左右,短的一邊直徑也達到七十二米左右。
繭蛹有規律的收縮著,就好似人體的心臟跳動一般,只是伴隨著這種律動,繭蛹排出的是可怕的綠色液體。
這些液體透過觸鬚朝著地熱處不斷排放,然後隨著地熱引發的海水迴圈不斷朝著其他地方的海水擴散。
機器人採集到一些靠近繭蛹處的混合物,初步的檢測相似液體的密度很可能跟海水近似,這將讓綠色液體的擴散變得順暢無礙。
整個過程中,所有人都變得謹慎無比。
而當兩臺機器人收集完能收集到的一切資料後,大家都看向了陸禹,等著他拿最後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