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禹分割房間的方式採用的比較容易實行的方案,依託已經搭好的鋼管架,將一塊塊薄木板固定作為牆體的主體結構。
他清點了一下材料,如果要把每一堵牆都平均的佈置,現有的材料只能保證牆體基本的結構,那樣的話保暖性會很差。
所以在幾個重點的部位:陸禹主要居住的房間、廚房、臨時衛生間以及燃料庫房。
這些重點部位儘可能組合在一起提高牆體的利用率,並採用泡沫保溫材料完整包住木板的牆體結構來提升保溫效能。
而其他一些對保溫沒那麼強烈要求的地方,如食品庫房、材料庫房等等,則只能在有餘力的情況下做一些保暖措施。
大體來說,公寓被再次分割之後形成了以中心處的居住房間為主,逐漸按照重要性和保暖要求將不同功能房間層層往外設定的格局。
不過為了避免雞蛋在一個籃子裡頭打碎的意外悲劇發生,食物、燃料和藥品等一些必需品,又組合成了十天左右的配額分別放在了多個房間裡頭。
陸禹絕不會自大的認為,自己短時間的考慮就能夠盡善盡美。
即使他除了自己腦子裡看過的那些紀錄片和電影之外,還利用現在擁有的那臺大頭電腦想辦法收集了一些末日避難所的知識。
但實際來講,又有誰真正經歷過末日生活?
自己就像是高考之前的高三學生似的,不斷在腦海中以及實際中重新演算著模擬考卷,但誰有知道高考開題時候又是怎麼一番光景?
為了避免自己亂想,陸禹不停地找著事情做。
他嘗試外出看看,好收集一些自己沒有想到的物資,或者哪怕是多存一些已有的物資也好。
保安雖然沒有完全攔著陸禹外出,但從公寓門口看了看街面上的情況,陸禹便打消了外出的念頭。
街面上的亂象還在繼續,無論他步行還是開車外出,都有可能被波及進而無法及時返回家中。
與保安告別,他沒有坐電梯上樓,而是一層層地爬樓梯。
這可不是他臨時抱佛腳鍛鍊身體,實際上陸禹有個小心思。
那就是查探一下公寓每一層住戶的情況,畢竟如果這棟樓能在洪水中倖存的話,公寓的大多數樓層應該都不會被淹沒。
那麼那些倖存的公寓住戶,可能成為災難中的不穩定因素。
而沒有被淹沒的樓層,實際上還有著潛在資源點的作用。
一層層地觀察了一遍,在公寓還算嚴密的安保設計下,陸禹只能透過公寓門外的一些小細節推斷住戶最近是否在家居住。
當然陸禹也沒福爾摩斯那麼敏銳的觀察力,不過是儘可能地收集下情報。
回家的時候,他順手帶回了一柄消防斧頭、一捆垃圾桶裡頭的木頭。
現在他不打算再出去閒逛了,好好在避難所待著,等到洪水來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