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建築材料合成模組’的大小和微波爐差不多,大部分部位被金屬材料包裹,一些露出來的部件讓陸禹想起了自己曾經見過的3D印表機。
載入了‘高效能板材合成配方’後,模組的一側張開延伸,變成了大容量的漏斗,這樣就可以將收集到的材料放進去。
一次合成能製造出一塊長度不大於一米,寬度不大於三十公分的高效能板材。
當然,如果需要更小的尺寸可以透過輔助面板進行設定。
配方有兩種讀取方式,一種是嚴謹的方式。
根據要製造出的板材大小,直接寫的什麼鐵200克、碳800克、氫5000克、鈉50毫克、αㄉóд廴=@…
一堆元素級的配方,不說看著腦闊痛,關鍵是也沒條件如此去收集。
而配方的粗製濫造閱讀模式就溫和的多了。
【所需木材,可用半張桌子,也可用兩根板凳,或三張。。。】
【所需金屬材料,可用半臺微波爐或小型烤箱,也可用四分之一臺電視,或一臺電風扇,或。。。】
【所需纖維材料,可用一個枕頭,也可用五分之一條被子,或。。。】
嗯,很接地氣。
雖然感覺是不是哪裡不對勁。
但有了這一套配方,還真的可以挺方便的將遇到的一切物件作為原材料。
於是為了合成第一塊板材,陸禹開始在家裡的物資堆裡收集起來。
嗯。。。
一扇因為被霰彈槍開了洞換下來的木質大門。
五隻可口可樂易拉罐罐頭,兩袋生活垃圾。
一塊半換下來的窗戶玻璃,一截搭架子的時候切下來的鋼管。
半杯伏特加,一勺鹽。。。
為了湊齊所需的配料,越來越多越來越怪的原材料被加進了合成模組的原料漏斗裡頭。
模組同時發出如驢啃草一般的聲響,開始用這些原材料加工。
饒是陸禹的避難所裡頭囤積的物資豐富,湊齊配方材料也花了他二十多分鐘。
而合成一塊板材卻只用了半分多鐘,便見一塊表面光澤有些像青磚的板子從模組一側的口子直接噴了出來。
陸禹沒有來得及接住板子,就見板子摔在地上,竟然韌性十足地彈起來二十多公分。
再如皮球似的連著在地上彈了好多下,才總算穩穩當當地落在地上。
剛剛觸控板材的時候,陸禹甚至都不敢隨便摸,只敢用左手小拇指的指甲蓋輕輕碰了碰。
確定了板材沒有高溫啥的危險後,他才放心地用小刀把板材從地上摳了起來。
沒辦法,這板材實在是太過平整,以至於和地板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