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上。
一個高架馬步,一個進前弓步。含胸拔背,相對而立。中間是雙互相接觸的小臂,盤旋迴環,調膀換勁……場面看來並不激烈,輕輕柔柔的,衣袖纏擺間甚而有種舞蹈的韻律美感,但這確實就是在交手。
或者說是搭手。
所謂搭手,是武行術語,實際就是種較為文明的交手方式。舊時練武者血勇方剛,比試時若放開手腳全力以赴,往往會出現無謂傷亡,結下不必要大仇。所以就有了搭手,點到為止,深淺彼此心知,不傷和氣。
類似這樣的形式還有許多,也分文武。文是盤道問路,武即搭手看拳。
再多說一句,某個鐵頭娃剛來嶺江時,就在眼下這塊草坪上,目標物件也還是楊老,自顧打趟拳,請後者品鑑一二,便是所謂看拳。
方式不重要,理會其中意思即可。哦,順便說一句,不是所有拳種都適合搭手的,一般來說,如形意太極這等多用勁道變換的拳種,方才適宜,也較為多見。
亦如場中搭手的兩人,用的便是形意拳。
“下盤不穩,力未發透……不是這麼打的,小姑娘急了呀!”
“怎麼,老黃你看出門道來了?”
“聽他瞎吹,他個賣冷飲的能看出什麼來啊……我看這老小子是嫉妒了,平常學個半吊子,還總愛找老楊搭手,結果每次都是幾下就躺那了。這不現在看人家小姑娘堅持這麼久,心理失衡了嘛。”
“哈哈,有道理、有道理……話說回來,這姑娘誰家的啊,瞧著臉生呢?”
“老楊帶過來的,應該是他晚輩吧……喲,小唐來了,早啊。”
“快快快,小唐,你師父被人打了,快過來救命!”
“各位大爺大娘叔叔阿姨早上好啊……張老莫開玩笑,不好瞎說的。小子從來沒練過武,哪來的師父?”
“呃……哈哈!你小子,欺師滅祖,真特娘現實!”
“哈,沒辦法,識時務者為俊傑嘛。師父都頂不住,我這小身板肯定也白搭啊……”
嘻嘻哈哈說著玩笑話,兄妹倆走進人群,看向場中正在交手的兩人,一老一少。
老的自然是楊老,扎著高架馬步,慣常穿著他那身頗有年頭的月白練功服。至於少的那位,也就是一眾圍觀大爺口中的小姑娘,其實並不小,至少身高不矮,就算是扎著弓步拳架,看著也和楊老一般高,穿著身天藍色緊身運動服,顯得落落大方。
不等再仔細打量,場間已然分出勝負。
敗者當然不是‘要救命’的楊老,這是不可能的。楊老雖然早就過了當打之年,但閱歷經驗擺在那呢,最是適合搭手這種講究技術層面的較量,還能巧妙規避拳怕少壯的問題,輸的可能性極低。
更何況,唐朝方才有在人群外遠遠瞧了眼,就知道這場比試的性質,與其說是搭手,不如說是喂招考校,兩者差距委實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