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點大的琴,這麼貴?!”
“是這樣的,女士,小提琴一般都這麼大尺寸,您如果對這方面不滿意的話,我推薦您看下大提琴,應該能符合您的心意……至於價格,我們這邊的樂器都是從渠道商那邊直接拿貨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其實要比市面上要便宜一些的。您所看中的這把,它也確實值這個價……”
琴行內,幽靜氛圍,唐朝嘴角掛著笑容,輕聲細語又盡職盡責的解釋推銷著。客人是名神色猶豫的中年女子,挎著包,從整體氣質上面來看應該和文藝領域沒多大關聯,不過這並不重要,從珠光寶氣的佩戴首飾以及掛著大大lo的名牌包包來看,無疑是個有消費能力的優質客戶。
只可惜,“價格還是太高了,同樣的牌子在別家,就隔壁新音琴行,人家還是連鎖的呢,也沒有賣你這麼貴的,不能再便宜一點嗎……只優惠三百?那我再考慮考慮吧……”
“好的,您慢走。”
叮鈴鈴,送至門口,悅耳風鈴送客。轉過身來,唐朝臉上倒也不見沮喪之意,向著一旁收銀臺後不常過來的大老闆攤了攤手,示意已經盡力。
大老闆,好吧,也就是謝薇笑著給出正面評價:“口才不錯。”
“但還是黃了。”唐朝走過來,順手端起桌上茶杯抿了口,潤潤喉嚨。
“做生意就是這樣,褒貶是買主、喝彩是閒人,挑挑揀揀很正常,說不定她回去後想想又來買了呢。”謝薇瞧來倒是比唐朝還要淡定。
“是這麼個理沒錯……唔,我們剛才說到哪了……”
……
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此時距離郭木蘭的那通報道已經過去一個禮拜,先期的廣告效應在逐漸減弱,當然從整體來看,客流量還是比以前要好上許多。只是在當下這下午四五點鐘光景,店內確實很少進人。
至於謝薇,除了裝修弄好的那天,這是她第二次來唐韻琴榭,午飯後過來的,說是監督視察順帶查查賬什麼的,自然是玩笑話,不過來了也確實沒走,中途接了幾個電話應酬也都推了,瞧這樣子是奔著打烊去的。
不是閒的發慌,謝薇雖然已經走完離職流程,確實不用像以前那般忙碌,但這只是工作範疇內的,實際此時也才是她應酬最多的時候。來唐朝這多少也有幾分躲避這些應酬交際的意思在裡面,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過來瞧瞧,想想她現在能去的地方,嗯,應該不是很多……
謝家老宅是懶得去了,差不多一個月過去,謝正英還在調查中,謝家人的反應也從初期的上躥下跳拉關係找門路、各種躁動,轉而演變成如今各人自掃門前雪、消化陣痛的各種消極情緒當中。
謝家衰敗已是不可逆的大趨勢,不過要說起來,除開一部分以前仗著謝家招牌招搖過市,其實並沒有什麼根基,現在雨打風吹去,只能跑去紫冠山吵鬧尋求援助的謝家人外,絕大部分的謝家人生活品質其實和以前並沒多大差別的,維持富貴一生也沒有任何問題。
但人就是這樣,物質、精神,缺一不可,也永遠不會懂得滿足,尤其是在享受過的情況下。
這方面某個前世界頂級殺手尚且如此,更不用說謝家那些普通人了,雖然是兩碼事,但落差心理是相似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及時調整心態接受這種落差的,可以預見到的是,謝家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的陣痛期要熬。
因為如此,謝薇現在基本不回謝家老宅,話說回來,謝家有一部分族人對她擅自離職的做法也頗有微詞,彼此冷靜下也好。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謝薇自己也明白這點,生活不是,給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就能乾脆斬斷過往,老死不相往來——沒那麼容易的,她身上的謝家烙印是烙在骨頭上、印在血液裡的,這輩子估計都無法抹除。實際上她的下份工作有很大機率會是家族相關事務,有一定的自主選擇權,但終究跳不出謝家這個圈子……
拋開謝家以及謝家人不談,謝薇當然也有自己的人脈關係,不過能想象到的是,她絕大部分的閨蜜朋友,也基本離不開嶺江上層那個圈子。而以謝家如今的狀況,去那些場所與那些人打交道……
倒不是怕被打擊,或許會有謝家人因此被找後賬、嘲諷奚落什麼的,但那絕對不會是謝薇,她的能力、處事風格等等方方面面的東西,在嶺江還真輪不到人指指點點,暗中敬佩倒是大有可能——謝家出事淪為談資後,各種各樣的細節訊息也就不脛而走,包括謝薇從一開始就極其堅決的反對家族插足房地產行業等等,同樣在嶺江上層商業圈內流傳甚廣,頗獲讚譽。
即便如此,謝薇明顯還是不想與那個圈內的人多打交道,一是原本就是如此,二是縱使有些交心的閨蜜朋友,這時間點約出來喝茶逛街什麼的,或許她本人不在意,但對方可能就要在閒聊中陪著小心,避免無意提到敏感話題,想想也就沒多大意思……
以上就是透過一下午的閒聊,某人總結出的原因。哦,還有個情況可以佐證,那就是謝薇最近把小姑娘給拐走了,早晚都住在她的別墅裡,雖然後者說是自願的,多陪陪小姨什麼的,但結果是不變的,某人已經獨守空房好幾天了……
咳咳,言歸正傳。唐朝所猜測的內容,差不多也就是謝薇的實際狀況,不過有一點某人是沒想到的,謝薇會抽出半天時間過來,還有幾分傾訴的想法,物件自然是唐朝,只是這想法就連當事人謝薇自己恐怕都沒察覺。
不得不說,隨著接觸機會增多,彼此交流時間拉長,再加上某個雙料小間諜的通風報信,謝薇對於某隻鹹魚的印象已然大為改觀,至少比起去年兩人坐在一輛車裡半天卻硬是聊不到一塊去的尷尬狀況,要好上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