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報館裡不僅印刷報紙,就在三個月前,長公主突然找上朝中的大臣,國子監和其他書院的先生,收羅了大量的文稿,刊印成冊之後就放在這裡售賣,一下子就吸引了京城內外的無數學子。
在這個雕版和手抄本橫行的時代,文人們想要正經出版一本書籍可不容易,那都是幾年乃至幾十年的嘔心瀝血,都未必能寫出一本傳承後世的書籍。
又不是上不得檯面的話本子,有身份、有地位、有真才實學的文人是不屑於寫這種消遣的玩意的。
但是有一天,長公主突然找上門來,從他們往年積存下來的隨筆文章中挑了幾篇,說要給他們刊印成書籍!
還沒有從長公主的荒唐行為中回過神,新出的《文秀報》頭版上就突然出現了江南書院山長林炳文的一片文章,吸引了無數人來哄搶,《文秀報》也在瞬間拔高了好幾層臺階。
之後,諸多新的書籍面世,有朝中某官講述為官之道,有戶部某位大人記錄下來的民生,翰林院某大人對《道德經》的註解,國子監某位先生詳細闡述了科舉專案的內容,注意事項,以及如何破題……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迅速的風靡了全京城,甚至有幾本書籍還出現了搶購的熱潮。
京城的大人和先生們突然發現,出版書籍比他們原先以為的要簡單多了。
其他書肆見了也想要效仿,但他們很快就發現把一篇文章雕版出來所需花費的時間和成本太大了,幾乎沒有一家書肆能承受得住這樣巨大的耗費。
很顯然,大彧報館有不為人所知的更快、更有效的印刷術。
早就應該想到的,那一月兩期的《大彧月報》的雕版雖不是很多,但也要費不少時間,緣何他們刊登出來的內容卻能那樣迅速?
與兩個書生打了個照面,之後長公主就帶著孩子們到了樓上。
雖說端午佳節,朝廷和書院都有休沐,但大部分人還是在繼續為各種事情忙碌工作,比如報館裡的幾位主編和夥計們,為了趕印初十發表的報紙,他們甚至比前幾天還要更忙碌。
聽到動靜,劉霖從他的工作間探頭出來,看到雲蘿,不由得一愣,然後飛快的將手裡的筆往邊上一擱,側身走了出來。
先向太子、長公主和衛漓行禮,然後朝雲蘿作揖道:“八個月未曾見到郡主了,郡主今日怎麼有空過來?”
雲蘿將文彬和鄭嘟嘟往他面前一推,說道:“我這兩個弟弟對報館十分好奇,帶他們來開開眼。”
又跟小兄弟倆說:“這是報館的總編劉霖,目前兩份報紙上的內容皆由他負責排版。”
劉霖忙擺手說道:“不敢不敢,在下不過是個打下手的,所有事項都需經過長公主殿下的稽核,在下才能著手安排。”
低頭看到兩個滿臉好奇的看著他的小少年,劉霖目光一頓,看著文彬問道:“這位小兄弟一身的書卷氣,可是在讀書?”
文彬赧然一笑,拱手說道:“小子如今在縣學就讀。”
“這麼小就考入縣學了?厲害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