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求情
出乎所有村民的預料,屠六娘被打傷這件事情沒有再起任何的波瀾,鄭家老屋那邊似乎就這麼忍下了兒媳婦被打得血淋淋的事,連屠家竟然都沒有人過來給他們家的閨女討回公道。
況且,公道是什麼?公道是你本身無錯卻遭了無妄之災,而不是你兇巴巴的先跑去鬧事招惹人家,結果卻被毫不留情的反殺了。
那天,鄭豐谷在老屋坐到傍晚才回來,除了有些擔憂老爺子的身體狀況,臉色和情緒都還算平靜。
至於孫氏的反應,她也就是在家裡罵了一場,鄭豐谷早已經習慣了,只要不是太過分,他甚至都漸漸的學會了左耳進右耳出,聽見了也當沒聽見。
有時候她自己罵得沒意思了,自然而然的就會停下來。
鄭豐谷回來之後,里正又過來找他說了會兒話,無非就是掛心著茶園的事情。
村子周圍其實有不少的荒地,開出來也不適合種糧食莊稼,以前他還打過開荒種桑樹,和隔壁村一起養蠶的注意,可惜橋頭村的邱里正精明又摳搜,死死的藏著養蠶的手藝不肯傳出來,他過去碰了幾次灰就不得不放棄了。
現在聽說可以種茶樹,他當然樂意至極,甚至想著等建茶園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撿一些景公子不要的茶樹苗種到邊角的荒地上,不會製茶的手藝可以偷偷學嘛,就算學不來,摘了青茶送去茶園,應該也能換些錢吧?
荒地都是無主的,誰開了出來就歸誰,還能三年免稅。
可那些荒地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開的。
開了就不能半途而廢,而且開荒的工作又苦又累,開出來後精心伺候幾年,好不容易養肥一點能有收成了,又要和良田一樣交稅,常常入不敷出,實在是不划算得很。所以,除了那實在困苦沒辦法的人家,很少有人願意去開荒。
但若是用來種桑樹、茶樹就不一樣了,不管什麼品類,種樹的地並不需要像莊稼地那麼精細,荒地才是最好的選擇,畢竟,朝廷有規定,良田不可種植與糧食無關的作物。
當然了,能撿些便宜是最好,如果撿不來也沒事,茶園建成之後,總需要看管伺候的人手,春夏時節還需要大量的採茶工。
俗話說得好,近水樓臺先得月。
咱村裡又要添一大筆長流水的進項了。
里正老爺子的心裡頭一陣火熱,畢竟村裡的日子越過越好也有他這個里正的功勞,大家的日子都好過,往後他大孫子科舉的路途上還能因此添上一筆,再沒有更好的事兒了!
可惜鄭豐谷也不太瞭解建茶園的這個事情,並不能給里正多少有用的訊息,只能是等景公子下次過來的時候再說。
里正一下子都不覺得那些人可怕了,只盼著景公子快些再來。
景玥卻一連兩天都沒有出現,這讓里正在忙著劃地修建鋪子的時候都不禁覺得心神不寧,兩隻眼睛總是忍不住的往村外大道上瞄。
話說那位公子上次來村裡的時候遇到了很不愉快的事情,該不會是一氣之下改主意了吧?咋就沒動靜了呢?
如此又過了兩天,里正天天盼,夜夜唸叨,急得嘴角上發出了一個巨大的火泡。
雲蘿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在他又一次溜達過來找她爹嘮嗑的時候,親手給他配了一杯下火的藥茶。
那滋味,老爺子一口喝進去就差點當場噴出來,然對上小丫頭殷切(誤)的目光,他硬是喝下了大半杯涼茶。
別說,味道雖不好,效果卻是顯著的,當天晚上他這火泡就小了一圈,也沒那麼疼了。
第二日,在老伴的推搡催促並伴隨著無情的嘲笑中,他磨磨蹭蹭的來找雲蘿想要再討一碗涼茶,正艱難吞嚥著,就忽見幾匹馬遠遠的從大道上奔騰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