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維林和程氏這對夫妻也忙碌了起來,請客送帖子的事情,都由他們夫妻安排,戚維山和錢氏只在必要的時候,才會出來幫襯一回。
戚維山和錢氏私下裡面說:“老三第一次嫁女兒的時候,是瞧誰都不順眼,特別提及大姑爺的時候,他的眼裡面火光閃爍,現在嫁第二個女兒,他心氣都平和了許多。”
錢氏瞧著戚維山搖頭說:“鶯兒的年紀也快到了,前些日子,親家母和我說,明年可以操辦親事了,我還是推遲了日子,家裡同日子好過了,我想把她再多留一年。”
戚維山的臉色不好看了,很不高興和錢氏說:“她家林雷還是一個孩子,我敢把女兒早早嫁過去嗎?後年吧,後年春天好日子多。”
他終究鬆了口,錢氏聽他說了準話後,也跟著鬆了一口氣,說:“那林家那邊再問,我就把時間透出去?”
戚維山點頭,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容易留成仇,還是嫁了吧,他眼不見心不煩,他心情不好了,也不去和錢氏說話。
錢氏多少明白戚維山的心思,這一會也不再來逗他,只是說一些戚薴親事的安排,也說了嫁妝的事情。
錢氏在這方面非常的大氣,戚維山也沒有不同的意見,他嘆息道:“許家那邊人口比我們家還要多,薴兒嫁過去,要周全著過一些年的日子,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戚薴的這樁親事,戚維林和程氏夫妻首肯的,過後他們瞭解清楚後,也無法反悔了,再說許家那邊人口多,戚家這邊人口也不少,戚薴的性子明朗,錢氏也不擔心她在夫家會吃虧。
錢氏的心裡面也捨不得這個三侄女,她沒有女兒的時候,把這個侄女是當成親女兒疼愛,她現在要出嫁了,日後她回孃家機會不會太多,家裡人高興過後,都有些糾結的心情。
這些日子,戚家姐妹們只要有空的時候,她們會來陪伴戚薴說話,順帶幫著做一些瑣碎的事情,許家人多,她們幫著做一些鞋子。
程氏看著女兒房裡面堆積起來的鞋子,她的心裡面便有些後悔這一門親事了。
當年兩家相看的時候,錢氏有事沒有相陪,但是她事前提醒程氏,一定要問清楚男方家的情況,程氏當時應承下來。
只是她見到一表人才未來姑爺許羅根,又聽說許家的家境相當不錯,見到女兒面上沒有反對的神情,便對這門親事點了頭。
錢氏知道她做主點頭後,也認為這門親事不差,至於許家人口多,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處熱鬧,戚薴自小過的就是大家庭的生活,也不會有不太習慣的地方。
程氏後續知道許家真正的情況時候,她有些擔心女兒適應不了那樣的大家庭生活,戚薴安慰她:“孃親,過日子,人多,有人多的過法。”
戚善聽說許家的情況後,她的心裡面都有些擔憂,戚薴嫁過去後,要面對三重婆婆,老祖宗婆婆,祖婆婆,婆婆,還有家中的妯娌們,她以後的日子,會過得比戚家的生活還要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