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氏退後一步,正好聽見孫三花交待女兒的話,她太懂這位妯娌對兒女的慈愛心腸,笑著扯著孫三花往前走了幾步,回頭衝著戚善說:“善善,我和你娘先走一步。”
孫三花依依不捨回頭望了幾眼戚善,再低聲說:“大嫂,她和姑爺要去京城了,這一走,只怕是好幾年見不到她了。”
錢氏在心裡面暗自嘆息幾聲,孫三花最喜歡將心比心的對待兒女,只是她就不想一想,這世道人太過善良了,將來災禍的往往是最捨不得的人。
錢氏笑瞧著她:“四弟妹,哪怕山高水長,她也是你生下的女兒,她總會念著你。日後,只要得空了,姑爺照舊會陪著她歸家的。”
錢氏是有些羨慕戚維肆夫妻,他們對待兒女一向不太用心,偏偏兒女都是有出息的。
戚善最明白她大伯母的用心,順著她的心意,緩了好幾步,恰巧等到村裡的人,大家圍著她說了一些熱鬧的話,戚善認真的傾聽她們的話語,笑著回應了她們的一些問題。
元達笙和府城同窗們說著話,抬眼間瞧見了岳家的長輩,趕緊和同窗們表達歉意:“我岳家的長輩們來了,我過去問候一聲。”
元達笙走過去的時候,錢氏正好扯著孫三花一道往前走,元達笙恭敬迎上前去給她們見了禮,又親自帶著她們去了休息處。
元達笙知道岳家的事情越多,他的心裡面越感恩戚維山夫妻的慈愛公正,他對待他們的敬重之心,遠勝過對待岳父岳母的心,當然在明面上,他對待岳父岳母還是一樣的恭敬。
他或者他們夫妻一道去戚家,岳父戚維肆從來都是少言少語的陪坐著,而岳母通常會對他說一些不太沾邊的話,他聽後,都有些懷疑岳母和妻子可否是嫡親的母女?
戚善對此態度坦然:“我孃親自小在孃家是受虐待長大,她只是運氣好嫁進了戚家,偏偏我爹是祖父祖母的四子,自小又是不多話的人,祖父祖母兒女眾多,對他的關注不夠。
兩人都是那種習慣做活來證明自個的人,我爹在表達心意方面,比我娘是要好一些。我娘自小沒有象她爹孃一樣對待我們姐妹兩個,我和姐姐懂事後,心裡面還有幾分慶幸。”
戚善兄弟姐妹長大後,他們的心態沒有象他們爹孃一樣的有些扭曲,那是戚家大家庭的氣氛好,是戚維山夫妻願意善待侄子侄女,對他們的關心近乎嫡親兒女。
孫三花瞧見元達笙的時候,滿眼驕傲的神情,笑著說:“姑爺啊,你們夫妻以後去了京城,善善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你該說就說——她。”
“十一姑爺,你這一會有事,就別招呼我們了。你只管去忙,我和你岳母這裡自然有人招呼的。”錢氏突然打斷孫三花要說的話,她示意元達笙只管去忙。
她轉頭對滿臉懵然神情的孫三花:“四弟妹,姑爺今天事情多,你有什麼要交待的話,以後慢慢和他說。”
孫三花瞧著錢氏面上的笑意,感嘆道:“過幾天,親家大侄子娶親,他也一樣的要忙。”
錢氏和路邊元家村的人打著招呼,她轉頭瞧著孫三花笑著說:“四弟妹,大喜的日子,你別想東又想西,我們今天只想高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