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氏轉頭把話說給柳氏聽,柳氏聽後生氣道:“村裡有幾個長舌頭的婦人,一天到晚盯著別人家的事情,你瞧一瞧她們自家把日子過成什麼樣子了。
你說得對,小弟妹當日願意為我家出氣,她認我們當兄嫂的人,我們當兄嫂的人也要記得她的好。這世上背信棄義的人,總是沒有好下場的。”
柳氏這些日子聽元希珍讀書,總算會用四個字的說話,駱氏聽後滿臉佩服的神情,剛準備誇一誇大嫂說話有水平,就聽見柳氏小得意的說:“二弟妹,我現在比以前會說話了吧。
我最近聽珍兒讀書,她和我說,四個字記得多了,罵人也不用罵一串話,就用四個字回過去,別人聽不懂,那我也不用理會無知小人了。”
駱氏記下柳氏的話,以後元達笙一家人的前途不在元家村子裡,她們妯娌之間距離會越拉越開,現在柳氏都跟著記字了,那就會落下她一人,她心裡面有些著急了。
駱氏轉頭和自家男人說了擔心,元達慶不懂她煩心的事,懟她:“你一個村裡的婦道人家,要認什麼字?我娘不認一個字,還是把我們兄弟姐妹拉扯大了。”
駱氏瞧著她悶聲道:“我這兩次去看娘,她在聽珍兒讀書,也跟著認了幾個字,她現在認得三弟和三弟妹的名字。珍兒和我說,娘現在還會寫她的名字了。
你三弟以前也是村裡小子,但是他現在去了府城讀書,他以後要進京城趕考。現在兒子們用心讀書,有一天也許也能進了城,那個時候,我和你都不認字,進城也不敢隨意出門了。”
元達慶覺得駱氏想得有些多了,他不覺得自家兒子們這般的有出息,他是知道元達笙小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自家的孩子不象他們小叔坐得安穩,只怕在讀書方面沒有多少前程。
元達慶悶頭出了門,現在村裡人說他們當年不分家,現在日子會好過許多。
可是元達慶知道,當年已經到了不得不分家的地步,不分家,駱氏心裡面不舒服,總會鬧出一些事情來,那樣反而不如早早的分了家。
元達慶的這種心思,大約只有元達和最懂得,他們兄弟在分了家後,感情比從前深厚了許多,互相理解了對方。
夏日炎炎,戚善照舊會出門洗衣裳,也會和元希珍一起上山,有時候會遇到曾招娣,現在她會避著戚善,她的心裡面也明白,戚善如今珍貴著,萬一有事,整個村子裡的人,都會來說她不好。
戚善最初見到曾招娣迴避的動作,一時之間,還有些沒有反應過來,元希珍非常得意說:“小嬸嬸,你以後安心,我娘和二嬸去警告過那位嬸子,她不敢湊上來了。”
戚善好奇的問了元希珍,原來小孩子聽戚善和林氏說,懷孕的時候,多見一見順眼的人,孩子生下來也會聽話許多。
她轉頭把話說給柳氏聽,柳氏知道戚善最不喜歡曾招娣,因此尋了駱氏借了機會去警告了曾招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