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氏滿臉驚訝神情瞧著她:“你春天的時候,也會上山摘野菜?你們家女人不是不下地做活的嗎?你們還要上山做事?”
戚善瞪圓眼睛望著她:“我孃家的女人和孩子是不用去田裡做活,可是上山做事,又不是多累人的事情,我們為什麼不能去?”
“曾,曾四說你們家的女人什麼都不做,男人們家裡家外的忙活,女人們只需要準備飯菜,你們當女兒的人,連同飯菜都不需要做。”
“噗。謠言,我家裡面祖母要幫著照看小侄子們,伯母們和我娘還有嬸嬸們白天很少閒下來,我們姐妹年紀大了,也跟著一起做事。
我們家的家風良好,是因為我們大家齊心做事,沒有人會在這方面挑揀著做事。我們自家的人,都不喜歡在外面說自家的事情,而且我們村裡面也沒有什麼閒散人。”
戚善和駱氏認真的說,曾招娣在戚家村的時候,她們的孃親有交往,她們兩人少交往,她不知道曾招娣的事情,曾招娣對她的事情,只怕也是不清楚的。
關於戚善和曾招娣是好朋友的傳說,戚善不希望在元家村流傳下去了,駱氏表示,經過她和柳氏的一番解說後,大家已經相信她們不是朋友的事實。
駱氏因此提及曾招娣的近況,現在她的男人不打她,只是家裡面的事情,也要求她好好做。
駱氏和戚善感嘆說:“我們以前沒有分家的時候,大家在一起吃穿用,那個時候總覺得家裡面事情多。後來分家後,才知道沒有老人家幫襯,家裡面的事情才是真的多了起來。
小弟妹,我們那一會是真的糊塗了,外面人在我們面前說閒話,我們最後也相信別人的好意了。現在明白過來了,可惜已經晚了,小弟對我們當兄嫂的人,在當時只怕很是失望吧。”
戚善不能代元達笙說話,有些的傷害,只有當事人心裡面最情楚,元達笙或許已經釋懷了,或許已經忘記,但是有的答案,終究要他親自公佈。
戚善沒有接駱氏的話題,只是轉而說起別的事情:“二嫂,我聽娘說,這兩三年村裡的日子好過了許多,侄子們用心讀書,以後他們有出息了,二哥二嫂的日子便會好過起來。”
駱氏聽戚善提及孩子們讀書的事,面上綻開了笑容,說:“他們都願意用功讀書,夫子說,他們只要努力下去,不鬆懈讀書的勁頭,童生還是能中的。”
戚善聽駱氏的話,跟著感嘆了一番,她們妯娌的交情實在是太過薄弱了一些,有些的話,已經到戚善的嘴邊,她也不方便出口打聽一下。
戚善決定忍了下來,再過一些日子,元達笙回家了,她有許多的話題等著他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