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和戚善坐在房間裡面,聽到有人在外面敲打院子門,林氏有些坐不住了,只是她想到了曾招娣,又立時坐著不動了。
戚善瞧一瞧林氏面上的神情,再仔細的聽了聽外面的動靜後,說:“娘,外面十有八九是曾四在敲門,只有她多敲了幾下門,就會有些不耐煩起來,急急再拍兩下門。”
林氏聽戚善說得這般的肯定,趕緊和戚善說:“我們不理她,過一會,她應該會走吧?”
戚善本來就不想理會曾招娣,瞧著林氏說:“娘,要是來尋你的人,一定會在外面叫的,大哥大嫂二哥二嫂還有侄子們過來,也會先出聲叫人的。她不出聲,家裡面就我和娘在,還是不要理了。”
她們婆媳商量好,不管外面的人怎麼敲門,只要她不出聲叫人,她們就裝作不在家裡面。
曾招娣在外面拍門了,她挨近門邊聽內裡的動靜,裡面還是安靜,她心裡面惱火起來,只覺得戚善這個小人,自她嫁進來後,自個就過得不順了。
“戚嚶嚶,你有本事過來開啟門啊,你這樣不出頭,又算什麼本事。”
房門開啟了一點,正好聽見外面的喊聲,林氏瞧著戚善笑著問:“你還有這樣的一個小名字?”
戚善只有把家裡長輩們說的話,再說給林氏聽,林氏聽說戚善出生後,一直哭得一大家人不得安寧的本事後,瞧著她說:“你以後生的孩子,還是要象三兒。三兒出生後,一直不愛哭。”
戚善不說話了,她後來聽錢氏解釋了,她嬰兒時期那般的哭鬧不休,完全是給餓了,孫三花的奶水清又沒有多少,她一個小小嬰兒吃不飽,不哭不鬧,只能一直餓了。
她後來可以吃新增食物後,就沒有哭鬧了,但是她的小名已經在村子裡面傳開了,直到她略大一點,家裡面的哥哥們為了她的小名,還在外面跟人打架,不許別人亂叫她的小名。
錢氏和戚善說,孫三花當時和童娟子特別交好,戚善在家裡面由大孩子笑鬧著取的小名字,原本只是自家笑著說一說,但是童娟子知道後,把這事傳給全村人聽。
戚家的人,也是因為這一樁事情對童娟子有了意見,而且也提點孫三花以後對童娟子還是要存一些事情,可不能什麼都在外人面前說。
你對待別人如同摯友,別人對待如同看笑話。
孫三花也是自那時候起,對童娟子沒有那麼直白了,戚善小時候覺得孫三花的腦子,象是受了童娟子的控制,其實相對從前來說,她表現得已經好了太多。
林氏走過去關了房門,她和戚善笑著說:“親家母當年照顧你不太容易吧?還好你也長這麼大了。”
戚善只能瞧著林氏笑,她怎麼好意思和婆婆說,她聽大伯母說的話後,只覺得她親孃對兒女不上心,已經生了好幾個了,大約只有戚善這裡才給她鬧了出來。
戚善弟弟戚其才出生後的待遇好太多了,錢氏從孫三花身上聞不到奶味的時候,家裡會準備一些米湯給小嬰兒喝幾口。戚蘇出生後,戚維肆夫妻好象這個時候年紀也大了,對小女兒也用心照顧了。
戚善瞧著林氏面上的關心神情,笑著點頭說:“我娘是不太容易,我祖母和伯母們其實也一樣的不容易,我白天比晚上還要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