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元仕進父子帶著三個孩子去巷子裡玩耍,元同澤夫妻回到後院歇一會,林氏和戚善坐在屋簷下,歲月顯得格外美好。
林氏滿臉笑容和戚善說:“我們在京城熱鬧過新年,也不知道你大哥和二哥家裡面,是不是一樣的熱鬧。我覺得他們比我們家肯定還要熱鬧。”
戚善笑著應和了幾句話,林氏更加的高興起來,說起年少時的趣事,只是她不是講故事的人,從頭到尾,戚善只聽到她說人多熱鬧,至於事嗎,也不過是眾多姐妹們在一處說話。
戚善因此想起自個的姐妹,她和林氏說起在孃家時的一些事情,林氏也記起戚家分家的事情,想著戚善嫡親哥哥在外為官,大約也和他們家過年是一樣的情形。
這一刻,林氏覺得和兒媳婦親近了起來,她和戚善提及元希珍的親事,說了她和元仕進的一些看法,戚善一向知道公婆不是那種好高騖遠的人。
他們為孫女做了最為合適的打算,只是緣份的事情,一向是可遇不可求,戚善也盼著元希珍能得良緣。
趙家夫人在元希珍繼續去私塾讀書後,她和戚善打聽過元希珍的親事,戚善和她誠懇的交談一番,表示侄女的大事情,由她嫡親兄長做主。
趙家夫人面上露出深思的表情,過後,她沒有說什麼,戚善心裡面也明白一些事情。
前人種的因,後人總要收下果的。元達笙夫妻願意照顧侄子侄女,卻不願意再沾上他們家的大事情。
戚善和元達笙提了提,元達笙很快就明白過來,嘆道:“趙家想與我們家結親,只是我們兄弟已經分了家。趙夫人大約是打消了結親的念頭,這樣也好,把話說清楚,最後不會傷交情。”
元達笙夫妻自然不會把趙夫人試探的話說出去,只是他們也明白元希珍的親事,大約是有一定難度,要尋到合適的人家,最後還得看她自身的本事。
他們夫妻私下裡盤算了一番,覺得元希珍在自家人的眼裡面,自然是樣樣如意,但是在別人的眼裡面,她的性情溫和好相處,別的真的不太出眾了。
他們夫妻都能瞧見對方眼裡面的感嘆,只是人總要往前走,已經鬆懈下去的人和事,他們都不肯再揹負起來。
高大人家裡過年氣氛濃厚,各種暗鬥也少不了,這個時候,高夫人就羨慕戚善的日子,她聽著妯娌們話中有話,而且她們還時不時想把她拉進去一起說。
高夫人一邊笑著應付妯娌們的小心思,一邊盼著這一日快快的過去,她只想回自家院子裡,靜靜的坐一會,哪怕聽著外面的熱鬧聲音,也比坐在這裡和妯娌們鬥心眼來得舒服。
夜裡,高夫人坐在房間裡,聽著管事婦人提及高大人又進了那一個妾室的院子,她的眉眼都不動一下,只是和管事婦人感嘆道:“明天早起後,還有許多的事要做。
老爺這麼大的人,有她服侍著,我不用操心。你明天照顧好少爺們,至於別的人和事,只要她們懂事守本分,由著去吧。”
管事婦人聽高夫人的話,又守一旁半會後,被高夫人趕了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她碰到守在路邊的男人,心裡面有些喜悅,嗔怪道:“天氣這般的冷,你在門房處暖一暖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