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凱讓木把自己帶到採石場,部落從林凱傳授簡易石制武器以後,經過了這麼多年以後,現在部落周圍根本找不到零散在地面上得石頭。
現在部落石頭得來源石依靠在採石場有人專門負責石頭採集,而沒有金屬礦鎬的採集者們,想要獲得碎石基本上只能用木銷子插入到石頭得縫隙之中,然後脹裂石縫獲得散落得石材。
所以從採礦場中出現的石材大大小小形狀各異,基本上很難出現大小相同的石材,在採石場想要獲得合適的石材只能是隨緣。
幸虧林凱現在需要用石頭做個鍋,所以需要的石材比較大,而這種大小的石材用處不多,這種石材大部分的用途都是在缺小石材時被砸爛。
林凱帶著木走在採石場的亂石堆裡,林凱時不時指揮木翻動一下散落在地面上得各個石材,也幸虧採石場中的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都有,這也讓林凱輕鬆地找到了符合他想法大小的石材。
林凱選定了合適的石材,然後讓木直接將石材抱到採石場專門加工打磨的工人那裡,林凱說出了他的要求,剩下的有專門人進行負責。
話說現在部落已經有模糊的社會分工,部落中已經不再石全員輪流狩獵,而是有很多人專門負責某項工作,而部落會負責他每日的食物。
或許是林凱選擇的石頭比較合適,負責打磨石材的工人只用了一個白天就講石材打磨成林凱想要的石鍋,而鍋有了,接下來需要的是木勺和木碗。
因為石鍋的特性,註定了石鍋不像是鐵鍋那樣可以隨意移動,所以用石鍋做出來的菜餚也只能盛出來才能食用。
相比於石鍋,製作木勺和木碗就簡單了許多,林凱直接吩咐木去找人制作。
閒來無事的林凱,吩咐其他的人來搭建灶臺,因為是用石鍋,所以搭建灶臺也是用各種大塊的石頭進行搭建,灶臺的搭建相比於石鍋的製作就簡單了許多。
等到木帶著木勺與木碗回來的時候,石鍋已經安安穩穩的放置在灶臺之上,而經過林凱的測試,這個搭建好的灶臺雖然四處漏風,但是穩定性還是相當的不錯,石鍋放上去沒有一點的搖晃。
這其實也和石鍋是平底鍋有關,現在想要製造一個半圓的鍋身十分的麻煩,不僅是鍋身外面難以製造,就是鍋裡面的形狀也是難以開鑿,所以所謂的平底鍋其實裡面的薄厚也不是特別的均勻。
林凱吩咐木安排幾個人用水將石鍋刷洗乾淨,同時測試一下是否漏水,如果石鍋漏水,就按照現在這個石鍋的樣子再次製造出一個石鍋出來。
或許是製作這個石鍋的師傅技術不錯,經過目測石鍋的厚度大概兩指左右,雖然不像鐵鍋那樣輕薄,但是相對於石頭來說還是比較不錯。
林凱吩咐木點燃灶臺,然後將石鍋放入到灶臺之內,石鍋中倒入足量的水,然後就讓木看管灶臺,別讓灶臺裡面的火焰熄滅。
熊熊大火不斷地在灶臺之內燃燒,石制的平底鍋受熱非常的慢,想要將鍋中的水燒熱,就必須先把石頭給燒熱。
不過俗話說的好,領導一張嘴,屬下忙斷腿,燒火的事情由別人去幹,林凱只要等待鍋中的水沸騰即可。
石鍋就是石鍋,原本鐵鍋幾分鐘就能將涼水燒開,石鍋整整用了一個時辰,看著看管爐火變得有些灰頭土臉的木,林凱也略微感覺到有些好笑。
不過此時的林凱也管不了這麼多,安排幾個人將玉米粒從玉米棒子上掰下來,然後將玉米粒稍微清洗一下,全部倒入到已經燒開了的石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