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新菜哪有那麼快,這才剛剛將第一步研製成功,後面需要乾的事情還有好多呢。”林凱一邊說一邊嘆氣。
這也不是林凱想要誆騙他人,雖然玉龍豆腐最艱難的部分已經被林凱攻克了,但是後面給豆腐入味也是一個艱難的問題。
首先要保證豆腐不論是外表還是內部都醃製入味,其次還要讓豆腐的表面浮現如同潤玉般的色澤,這點確實比較難。
林凱只是知道玉龍豆腐的做法,並沒有真正的品嚐過玉龍豆腐,所以這次林凱無法依靠烹飪術解析食譜,只能自己一點點使用食材進行嘗試。
要知道藍星上真正複雜的烹飪使用的調料不僅數量繁多,並且種類跨度也十分複雜,從草根到樹皮,從蛋類到骨頭,新增的每一種食材都有明確的目的,對而且對比例也有精確的數量。
就比如平時燒烤撒的蘸料,誰能想到就是看上去簡簡單單的孜然辣椒,其實裡面也新增了數十種香料,只是被粉碎機打的十分細膩,平時根本看不出來而已。
不過如果到生意比較好的燒烤攤吃燒烤,將孜然辣椒平攤在紙上,還是能發現其中有不一樣顏色的物品混入在其中,最容易被發現的就是純白的鹽。
對於豆腐的醃製,林凱也想了好幾種不同的解決方案。
第一種:不完美解決方案,直接將龍頭定義為擺盤裝飾品食物雕塑,真正的美食只是含有餡料的龍鱗。
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不考慮龍頭豆腐的味道,只要將其外觀做漂亮即可。
壞處是:雖然其他人不瞭解具體情況,但林凱知道這道烹飪並不完美。
第二種方案:使用粘稠的湯汁掛欠,在玉龍的外部掛上一層晶瑩剔透如同果凍一般的附著物。
好處是:可以參考曾經在食之慾品嚐的那道清湯做法,做法簡單配方也可以依靠烹飪術去解析成品。
壞處是:因為外表上有附著物,玉龍龍頭位置做出來的效果不會再那樣細膩,也不會出現龍頭上每個毛髮都清晰可見。
第三種方案:繼續按照傳統方法研究研製配方。
好處是:高度還原已經失傳了的美食。
壞處是:研製成功的日期可能遙遙無期。
最終林凱決定方案一和方案三一同使用,因為到了中級食祿祭司已經可以每個季度獻祭一次,每次可以多獻祭一道烹飪,林凱不能為了一道菜而拖延獻祭的時間。
有人可能會說了,這次暫時不獻祭這道烹飪,等到以後研究完成後再進行獻祭。
但是他們可能沒有考慮到的是,每次都是十道菜,林凱獻祭的時候也不能敷衍了事,所以每次都需要有時間研發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