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貨鑽研了幾個月的影視行業,真是鑽研到了骨髓裡。
陳驍嘆道:“貴圈真亂!”
毛九溪道:“明人不裝暗逼,我就跟你直說了:僅燕京就有十萬個演員,藝術院校80%以上的畢業生沒有戲拍,剩下的20%中,90%以上演的是小角色,這個行業真正能夠頭頂光圈的,只有0.01%的人,是真正頂尖的明星,剩下99.99%的人都在為別人打工,沒有碰到金蘋果的小演員們,只能用最美好的豆蔻年華無望地等待。等待什麼?等待一個機會,一個被導演看中,被投資人看中的機會。”
毛九溪喝了一口水,接著說道:“群演想變龍套,龍套想變配角,配角想變主角,主角想紅,紅的想紅得發紫。這些都無可厚非,可是機會憑什麼降臨到你的頭上?你比別人更出色,還是你付出了更多?這個社會,大家為了理想而活著,都很努力的。你必須用差異化的競爭方式來出人頭地。”
陳驍沒有說話,毛九溪所說的這些,他前世就已經見慣不怪了。
不過前世都是透過網路、雜誌等媒體渠道對此有所瞭解,他甚至想過,是否是因為網路、雜誌等媒體為了追求看點而放大了行業中不堪的一面。
現在聽毛九溪說得頭頭是道,陳驍有理由相信:他孃的已經潛規則過別人了。
難怪這傢伙對影視娛樂充滿了激情和鬥志,恨不得馬上擠上為一線大腕啊。
一線大腕的好處就更多了!
“你潛規則了幾個?”陳驍問。
“我……啊?沒有的事,我不是那種人。”毛九溪道。
“呵呵,要是有人給你機會,你特麼可以不是人。”陳驍道。
“哎呀,不說這個了。我就問你,這部片子你投還是不投?”毛九溪問。
“不投。”陳驍肯定的說道。
毛九溪收拾起影片的相關材料,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指著陳驍說:“你呀,活得一點都不灑脫!”
其實毛九溪說的也沒錯,估計在很多人看來,陳驍都活得不夠灑脫。
有一個笑話,說的是父親問兒子的理想是什麼。
兒子說:“金錢和女人。”
“啪!”父親抬手就是一巴掌。
兒子哭著改口道:“事業和愛情。”
父親這才讚許的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