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鎮,老城區的工程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第一期工程的雛形已經差不多呈現出來了,而當初答應給那一百來戶老城區居民的還建房也早已落成。
作為第一批搬入智慧生態城市的居民,雖然暫時還享受不到整個智慧生態城市的綜合優勢,但相比城西鎮當前街道的居民來說,優越感還是挺強的。
當然,優越感最強的就是陳越銘了。
雖然陳越銘沒有搬入智慧生態城市去,但是他心裡有數,那兒早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最開心的是,走在街上逢人便被誇:
“老陳啊,你兒子能幹啊!”
“老陳,可以享清福了!”
陳越銘通常會笑呵呵的回答道:“哪裡,哪裡!都是為四個現代化做貢獻嘛!”
除了陳越銘夫婦之外,第二個優越感爆棚的就是楊建雄。
如果不是楊建雄帶領大家DISS瑞信地產的旅遊城市,哪兒來的智慧生態城市?
並且在修建智慧生態城市的第一期工程中,老城區的原居民不僅拿到了可觀的拆遷安置費,還親手給自己修建了一棟還建房,質量靠譜不說,還有工錢拿。
楊建雄逢人便道:“多虧老子當初的堅持了吧?老子縱橫江湖數十載,就沒有坑過自己人。”
言語間,頗有一點當初許攸對曹操說:“若不是多虧了老子,你打得過袁紹?”
不過實話實說,智慧生態城市能夠順利落戶城西鎮,楊建雄絕對是有一份功勞的。
他現在最享受的地方便是茶館和菜市場,聽大家的恭維了。
“七叔,好久不見!”
正當楊建雄在老茶館裡向眾人指點江山的時候,一個低沉的聲音從他的身後傳了過來。
楊建雄回頭一看,臉色瞬間就冷了下來:“羅士倫?”
羅士倫道:“難為七叔一隻腳都邁進棺材了,還能記得我的名字,真是榮幸啊!”
楊建雄冷笑一聲:“你既然出來了,就老老實實的重新做人吧,別把自己又整進去了,人生沒有幾個七年。”
從1999年到2006年,這七年大概是羅士倫最煎熬的一段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