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老子不會倒貼錢!
算了,還是花點錢保住聲譽吧。
周俊又想。
根據楊晉的估計,周俊應該不敢面對眾怒,但是他越不敢面對,群眾的怨言就會愈加劇烈,最後危及到周俊在學校的聲望甚至職位。
不過楊晉忽略了一點,就是周俊不差那幾個錢。
相比錢來說,身為學生會宣傳部的部長,周俊更懂得愛惜他的羽毛。
周俊藉著謠言之勢,英勇現身階梯教室,並把大眾的矛頭指向了大仲地產的趙正偉:“奸商沒信用,說毀約就毀約。當然了,這件事情我有責任,我願意承擔。”
他私掏腰包將兼職大軍的資訊收購了下來,把孩子們感動得眼淚汪汪的。
當然,周俊不是一個願意吃虧的人,他又把這些房源資訊低價賣給了別的地產中介公司。
只是在1999年,地產中介還沒有蓬勃發展,想找一個像大仲地產這樣遍地開花的公司還比較困難,而且人家的競爭也沒那麼激烈,所以價格被壓得很低很低。
最終,還是虧了些錢。
但是周俊贏得了同學們的好感,成為了有責任、有擔當的幹部表率。
週末,在一棟舊樓裡,某學生大口大口的刨著媽媽煮的飯。
頭髮花白的父親拿了幾張小紙條過來,說:“這是我向街坊鄰居們打聽的,他們的房子都打算要賣。”
學生頭也不抬的說:“不要了。”
父親很納悶:“不是20塊錢一條資訊嗎?這幾條都夠你一個星期的生活費了。”
學生說:“大仲地產的奸商老闆說毀約就毀約,現在不收了。”
父親想了下,問:“哪個大仲地產?”
母親提醒道:“聽說就是惡意競爭,詆譭同行的那個大仲地產唄。”
父親頓悟:“果然,這家公司的人品差到爆啊。”
類似的家庭對話不止一出。
在那個鄰里間還相當和諧,總是喜歡在茶餘飯後八卦八卦的年代,訊息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萬。
大仲地產的聲譽徹底跌到了低谷。
趙正偉也很苦悶,他是有理也沒處說去。
周俊自作聰明壞了大仲地產的名聲,我有權終止合作吧?
房源的事情一買一賣,講的是你情我願,現在因為你的資訊質量越來越差,你不能強買強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