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升源下了船,舉目四望。道:“一兩年間,北岸的樊城便如此繁華!想初來襄陽時,這裡還是一處小鎮,人家不多。現在店鋪林立,街道上不知多少行人!”
黃員外道:“襄陽賣到北方的貨物,都要在這裡改船為車,自然繁華起來。”
林升源道:“沿泌河北上可以直到唐州,為何在這裡就要換車?”
黃員外搖了搖頭:“泌河上的船,都是鎮撫司所有。若是沒有門路,一般的商人如何等得起?我們販的是棉布,本來不重,不必苦等船隻了。”
林升源點了點頭。自己以前不管這些事情,倒不知道。
聊了幾句,林升源對身後的林夕道:“我只是陪著黃員外到襄城縣,都是平坦大道,你不必過於擔心。已經到了樊城,你早早回去吧。我不在襄陽的日子,你謹守家門,不要生事。”
林夕有心陪著父親再走一程,見一邊的黃員外不斷催促,只好同意。上前理了理父親袍袖,低聲道:“出門在外,阿爹千萬小心!你們運的棉布名貴,不可以小視。”
林升源笑道:“我做生意多少年,如何不知道這些?再者說了,離了開封府,流離多年,世間什麼事情都見過了。你儘管放心,等我平安歸來。”
父女在那裡依依不捨,黃員外過來催促,只好相別。
離了碼頭,林升源帶著兩個僱來的伴當蹇大、齊三郎隨在黃員外後面,到了南邊的貨場。
一個員外正在那裡指揮眾人裝車,見到黃三郎來,過來行禮。
黃員外道:“這一位是與我同行的初員外,到襄陽來販些李子和枇杷。這些水果北方少見,運到了也有大利息。一路同行,你們多親熱。”
林升源上前與初員外見了禮。見他身體健碩,雙目如電,不似黃員外那麼和善。
旁邊的路上,已經排開了長長一排大車。車都是用棗木之類新制成的,看起來很是結實。下面兩個木輪外面都包了鐵皮,連結木輪的一根橫軸,兩端都是鐵做成,裝在了襄陽生的軸承裡。
黃員外道:“替我們運貨的,是鎮撫司下的車隊。也只有他們,有這麼好的車,這麼多車。雖然價錢貴一點,但卻值得。與他們商量過了,一日要行六十里,其他人可做不到。”
林升源點頭。以前聽人講過,鎮撫司有一支專門的車隊,替商人遠端運送貨物。車是新制的,馬是專門挑出來的,不是尋常可比。一車裝八百斤,一百里路一貫足錢,運費其實不貴。
王宵獵建的這支運貨的隊伍,其實是軍隊之外的運糧隊。到了戰時,直接由官方徵用,替軍隊運送糧草和輜重。不打仗的時候,可以用來賺錢。
黃員外道:“這次運了三千多匹布,用了三十多輛車。另外的二十輛,是初員外的。”
林升源小聲道:“李子和枇杷這些水果,日子久了必然壞掉。初員外販這些,到了襄城,只怕大半壞了。更不要說還要運到北方,這不是必然賠錢的買賣?”
黃員外笑道:“你錯了,初員外只到汝墳鎮,在汝州賣掉,並不到襄城。”
林升源點了點頭。世上並沒有傻子,去做明知道要賠錢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