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紛紛擾擾就過去了,正月初三,沈遵告別家人,前去襄陽赴任。一同赴任的有陸承和周贏,都是張均在敵後時的老部下,經驗豐富。
十天之後,到了襄陽,三人徑直來到了駘馬巷西的一家店鋪內。
放下了行禮,沈遵對陸承道:“先前店鋪都是讓城西的洪主管照看。你們稍事歇息,我派人去請洪主管來。”
陸承答應,與周贏一起去休息了。
過了沒有多少時間,洪主管來到店鋪。見到沈遵,向其行禮。
沈遵道:“多謝主管照看店鋪,當另行謝過。近些日子這店鋪就要開了,請主管來,與我一起清點一下。”
洪主管忙道:“應該的,應該的。祝東家生意興隆。”
當下,洪主管與沈遵把店鋪裡的東西清點一遍,回到客廳來。
沈遵的店鋪,主要是做豆腐。這個年代豆腐還不普遍,襄陽也就兩三家,是個好生意。每天買黃豆來,用水泡過了,用石磨磨成豆漿。煮開點過了,清早出去賣。
因為規模較大,僱的人多,陸承、周贏等人可以雜在其中,不會輕易被人發現。
送走了洪主管,沈遵左右看看,對店鋪很是滿意。等陸承和周贏起來,沈遵叫過他們來說話。
沈遵道:“我們在襄陽開一間豆腐鋪,不拘生意好壞,可以遮人耳目。襄陽城外有一家‘靖水樓’酒家,江對面樊城有一戶漁民,專門傳送訊息。其中最關鍵的,還在我們。能不能得到訊息,得到的訊息重不重要,錢看我們用不用心。宣撫派我們來襄陽,是寄予了厚望的。”
陸承和周贏道:“我們全都聽官人的吩咐。叫我們往東,不敢往西,叫我們——”
沈遵擺了擺手道:“那些哄人的話,不要跟我說了。你們做得好不好,我有眼睛看得見,有耳朵聽得見。既然是在敵後做事,就不可能事事遵吩咐,很多時候要自己拿主意。用不用心做事,你自己做的事情就可以告訴別人。”
陸承和周贏有些尷尬,摸了摸腦袋。
沈遵道:“官家二月份來襄陽,接下來的這段時間,你們先熟悉一下襄陽的情況——”
陸承道:“沈官人,我們都是在襄陽長大,這裡的情況還不熟悉?”
沈遵道:“襄陽要做為行在所,許多地方都改建過了,熟悉一下情況不吃虧。有幾個地方,你們要特別注意。漢江邊的一個叫吉榮的魚販,襄陽城東的‘丹楓酒樓’,襄陽府衙外的茶鋪,這些地方都有給我們傳遞訊息的人。”
陸承和周贏一一答應。
沈遵正色道:“我們做的是秘密工作,你們與我,是單線聯絡。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個系統在襄陽府的人,你們與他們都不聯絡,只與我聯絡。切記,切記!”
見沈遵說得嚴肅,陸承和周贏一起拱手:“記住了。”
沈遵道:“在這些天,你們多注意秦知府,最好與他家的僕人、女使多交朋友,能打聽一些訊息總是好的。這是宣撫特意交待下來的事,卻不可等閒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