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天漢之國> 第92章 百科全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2章 百科全書 (1 / 2)

夜深了,月亮已經落到了西天,滿天繁星閃耀。涼風從洛河吹過來,帶著絲絲水汽。

王宵獵望著星空,眼神迷離。

這幾年來,王宵獵一直在學習、思考,一直在實難,今年才有了一個完整的政治思想。雖然佔領地方几年了,現在卻只有襄陽、南陽、洛陽及周圍的幾個州官員體系基本完整,其他地方只是有官員,能收上來賦稅而已。接下來的幾年,要建立學校,培養官員,把各地方牢牢地控制住。

這個過程,粗略算來,要五六年的時間。時間確實很長,但王宵獵只有等。

王宵獵很有耐心,也不得不有耐心。新的政策與舊的政策相差過大,官員不經過培訓,是不能適任的。這幾年施政積攢了大量案例,可以作為教材,訓練官員。有了官員,才真正控制地方。要不然,派出大量官員,到頭來這些人形成龐大勢力,要改革可就難了。

不學歐美的政治制度,是王宵獵深刻思考的結果。

歐美政治制度,有相應的歷史背景。最重要的歷史背景,一是他們歷史上的封建領主貴族,二是歷史上的自治工商城鎮。最少在中國,歷史上既沒有自治工商城鎮,封建領主貴族也消失千百年,學習歐美自然各種水土不服。

由政治制度,進而推進到思想領域。就會發現兩個文明,對世界的認識根本不同。這種不同,既不起眼,也不張揚,但卻至關重要。

人類文明,就是從基本的認識開始,向各種知識擴充套件開來,形成一個龐大的體系。這各種知識,有的是對的,有的是錯的,有的是人們不知對錯的。王宵獵知識有限,除了中國文明,就只知道歐美文明。其他的如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等,王宵獵也說不清楚。

對文明的認識,是逐步深入的,不會從一開始就認識得很清楚。當然,這種認識也不是統一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認這種不同。認識的漸近性和不統一性,是認識的特點,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從最開始與歐美接觸,到被堅船利炮開啟國門,逐漸認識西文明,中國就經歷了這個過程。從有人頑固的堅持不可改變,到有人主張從語言到文字全盤西化,這是一個龐大的譜系。應該認識到,這個譜系越廣越好,而不能認為只有一種或者幾種思想是正確的,其他的思想要麼沒作用,要麼起反作用。最關鍵的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譜系選出來的主流思想是什麼。選出來主流思想後,還有多少人頑固堅持舊的思想。

學習,就是學習別人先進的、有用的,揚棄落後的、有害的。西方的工業化,是肯定要學習的,要清楚地認識到工業化對人類文明的促進作用,要積極地學習。西方落後的,比如說一些宗教思想,是要摒棄的。一些還不清楚有用還是有害的,最多要抱著懷疑的態度,而不是全盤接受。比如說政治、經濟、哲學思想。

不能夠從學習的東西中走出來,清醒地認識學習的體系,那就不要做一個積極的傳播思想的人。人應該有這樣的自知之明,也應該有這樣的自知之明。不要學習西方哲學,連自己學的東西都說不清楚,就開口柏拉圖,閉口亞里士多德。一說起思想,就康德、薩特、黑格爾,那樣只能是思想上的小丑。

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人對世界的認識不是統一的,而是多種多樣的。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任何一種知識體系,都有可以學習的地方,也有不可以學習的地方。

西方的哲學體系,從進入後現代主義,就顯示出了自己的迷茫與彷徨。不管做多少定義,總結出多少規律,都是面新的世界時的束手無策。

別的世界很可能不清楚他們的迷茫與徬徨是什麼,跟著他們學,就顯得可笑。只是面對新世界時,不學西方的後現代主義,就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思想,對絕大部分人來說,是困難的。

世界本來很簡單,只是我們在建造知識廈的時候,向裡面加了太多東西。這些東西大多是無用的,只有少部分是有用的,還有一部分不知道有用還是無用。面對這些龐雜的知識,我們無法分辨好壞。

王宵獵嘆了一口氣。

自己也無法分清哪些有用,哪些無用,哪些分不清有用還是無用。只能按照現在現實,慢慢試驗,找出這個時代相對合理的答案。隨著時間變化,這些答案會變成什麼樣子,又有誰知道呢?

褪些華麗的外衣,各種政治思想與主義,其實就是那麼一回事。以前儒家闡述一個美好的三代,要求復古。現在闡述一個美好的未來社會,要求你相信終將到來。實際上呢,真正有用的,最多說一百年後如何,再多的時間就靠不住了。你的理論聽起來再有道理,就是不符合現實有什麼用呢?

第二天,王宵獵剛到宣撫司衙門,就接到了一封公文。趙鼎以知樞密院事,都督京西南北路、永興軍路、鄜延路和河東路兵馬,趙構決定北伐。

王宵獵拿著公文,愣了很久。

宋朝講究以文制武,自己以這麼龐大的兵力的北伐,朝廷不派人來監視不可想象。但是派趙鼎來,以都督諸路兵馬的名義,還是出乎意料。

這些兵都是王宵獵一手訓練出來的,趙鼎以都督兵馬來,也指揮不動。最少應該是朝廷的兵,朝廷的將領,才會聽趙鼎的命令。但這個官司的存在,卻足以監視王宵獵。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