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點了點頭。道:“我聽聞你減了鄉村田賦,一畝只收三鬥糧,不需交錢絹了?”
王宵獵道:“此是誤傳。除了三鬥糧,一夫還有五十日力役。除此之外,其餘苛捐確實免了。”
張浚想了想,不由嘆了口氣:“你能為百姓著想,自然是好的。但到底是太年輕,許多事情都想的不夠明白。天下之間除了農民,其餘還有多少人?能收多少稅錢?不從農民手裡收錢,你如何養得了數萬大軍?如果支援不住,後邊又收田稅,反被百姓看輕。”
王宵獵道:“農民種田,除了糧食,一年能賺多少錢?一戶農家,哪怕一年收他幾貫錢,都會非常困難。不如加收糧稅,免了錢稅,官民兩得其便。官府收了糧食,還可以賣賺錢嗎。”
張浚搖了搖頭:“現在天下動盪,百姓南遷,你可以賣麥賺些錢。這種日子不能長久,將來還是要靠收稅。僅僅城中的工商稅,是沒有多少的。”
王宵獵一時不語。張浚說的不錯,僅僅靠收工商稅,按現在經驗,是沒有多少錢的。但王宵獵不是按照此時的辦法,他有自己的主意。只是怎麼向張浚說?
張浚道:“現在或許你還可以支撐,後邊等到困難了,該收錢就要收錢。此次我去川陝,帶的錢也不多。這樣吧,我給你五百道度牒,聊補不足。”
王宵獵拱手道謝。在宋朝,朝廷對和尚、道士出家管得很嚴,必須要有度牒。最開始的時候,是到開封府考試,考中了才發,跟考進士似的。後來,除了考試,官府還賣空名度牒。《水滸傳》中魯智深到五臺山上出家,就是一個員外給了他一道度牒。到了現在,度牒跟錢一樣。
不過王宵獵對賣度牒這種事情並不贊同。嚴格管理就嚴格管理,賣度牒、賣法師名號,這算是什麼事情?朝廷缺錢,也不能這樣攬財。張浚到底是好意,王宵獵只能先收下來。
諸般吩咐罷了。張浚問道:“昨日進襄陽城,見好生繁華。這個時候有如此盛世氣象,算是極難得了。你正是用錢的時候,說一說是怎麼管的。”
王宵獵理了一下思緒。道:“唐太宗曾言,百姓是水,朝廷是舟,水能載舟,變能覆舟。卑職卻以為,應該說百姓是水,官府是魚。水好了,才能養魚。若是成了死水一潭,魚也就難活。管理地方,一定要讓百姓活得幸福自在。只要願意出力,百姓就能過上好日子。而不能由勢力人家把持地方,讓社會成一潭死水。是以著力整頓吏治,重修州縣條例,嚴懲把持地方的勢力人家。”
張浚點了點頭。道:“如此一來,百姓也就成了一盤散沙,官府哪裡能管得過來?”
王宵獵道:“樞密說的不錯。去除了地方蛇鼠,還必須有方法代替。卑職的辦法就是廣建會社,讓百姓組織起來。在農村,除了常見的牛社、渠社,以及磨社、紅白社,還著力建些賺錢的社。卑職在制置司建了個供銷社,廣收鄉村土產,運到城裡面銷售。依供銷社收的貨物,在農村再建相應的社。比如襄陽漆器天下聞名,城裡城外便建七八個社。附近陂塘眾多,長有蘆葦、楊柳,可以編些器具,許多地方就有編織社。陂塘裡可養鴨、鵝,許多鴨鵝社。諸般種種。只要讓百姓能夠賺到錢,官府加以督導,可以代替以前的勢務人家。這些會社既富了百姓,官府又收到了賦稅。”
聽了這話,張浚極感興趣。道:“這種辦法倒是沒有聽說過。城中商鋪都有牙人、行會,地方有里正及勢力人家,不如此官府就無從著手。你用會社來代替,倒是別出心裁。”
清理了地方勢力,官府必須要把地方管起來。若是不管,地方勢力會重新冒出來。王宵獵的辦法就是大量建立會社經濟,與官營的大型工商業聯結起來,不給地方勢力留下空子。沒有了社會空白,不管是黑的白的勢力,就難再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