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底下,張馳吃著甜瓜,給周圍的少年講著外面的世界。除了自己,這些人最遠連縣城都沒有去過,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就連趴在後面的兩隻黃狗,也靜靜地在那裡聽著故事。
林阿爹從村外回來,看見張馳。問道:“二郎,你阿爹呢?”
張馳道:“在家裡呢。今天實在太熱了,沒有去田裡。”
林阿爹道:“你速與我回家!官府建了一個什麼供銷社,正在大柳樹碼頭那裡收糧呢!他們的價錢是一斗三十文足錢,可比糧商的價錢高得多!快去賣了,免得以後虧了錢。”
張馳站起身,與林阿爹一起回家。
這些糧商收麥子,價錢是一天比一天低了。以前一斗十五文,這幾天降到了十文。不是非常急需錢的家庭都不賣了,寧可再等等。麥子放得住,一時也不會壞。
到了家裡,父親正在菜園裡澆菜。張馳上前,道:“阿爹,適才隔壁林阿爹說,官府的什麼供銷社在大柳樹村碼頭收麥,一斗三十文足錢呢!問我們要不要賣。”
父親放下水桶,在身上擦了擦手,急道:“走,我們去看一看!一斗三十文當然是好,前幾日糧商把價錢壓到了十文,哪個賣給他們!”
張馳愣了一下。道:“既然價錢好,我們挑著糧去賣就好了,何必去看?”
父親道:“不看怎麼能行?跟官府做生意,許多門道。說了這樣價錢,但給不給錢?給錢會不會折成其他貨物?他們收糧的鬥,是大是小?孩子,不能只聽價錢的。”
張馳點了點頭。看來自己還是年輕,這世間的險惡許多都沒有意識到。
跟母親說一聲,父子二人出了家門,向大柳樹村走去。一路上都是小路,前幾日又下了雨,有些泥濘。好在父子二人穿的是草鞋,不然一路上費鞋子,就惹人心疼了。
正是中午時分,父子兩人走得又累又渴。到了半路,父親道:“早知道帶些水出來,這一路上可是渴死個人!我們走得快一些,到了大柳樹村討口水喝。”
張馳道:“十里鋪村有個與我一起當兵的,到了那裡,去他家喝就好。”
父親點了點頭,看看前面。路上連個樹陰都沒有,只能嘆氣。走到路邊扶著樹,把腳上的草鞋脫下來,拿根樹枝清理了泥,穿上繼續趕路。
到了大柳樹村,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河邊的大樹下,三三兩兩都是鄉民,或站或蹲。碼頭上有兩艘船,在岸上搭了個大棚子。
張馳道:“阿爹,這一路上走得辛苦,我們去討口水喝。”
父親道:“已經到了地方,先過去看一看。如果真是一斗三十文,可是咱們百姓的服氣。雖然我們這裡種麥不如北邊的鄧州多,今年家裡還是收了十石有餘,賣了有幾貫錢呢!”
張馳沒有辦法,只好隨著父親,到了碼頭。
棚子下面只有三五戶在那裡賣糧,倒是周圍圍滿了人。顯然是看得多,賣的少。
走上前,父親看了一會。問身邊一個漢子:“哥哥,怎麼大家都在這裡看?每鬥三十文足錢,今年不錯的價錢。不賣給他們,麥子留在自己家裡有什麼用?”
那漢子道:“一斗三十文,價錢確實不錯。只是一點,他們不給現錢,鄉親難免擔心。”
“不給現錢?”父親吃了一驚。“那他們給什麼?我們鄉下人家,要那些折支的貨物也沒有用。”
漢子道:“不是折支,只是不給現錢。這個什麼供銷社只是給你記著賬,說是一個月後給錢。這是新開的社,哪個就敢信了他們?一個月後,不見人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