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的結果,就是斯蒂芬教授的聲望,再次到達了一個新的巔峰。
據米國路邊社訊息,如果斯蒂芬教授把成果完善,絕對能夠獲得2022年度的諾獎物理學獎。
孟智明同學則是被哥倫大學開除,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過著東躲西藏的日子。
米國的公司,也把孟智明列入了黑名單,並且釋出宣告,永不錄用孟智明。
後來,米國的企業巨頭大通集團看中了碳奈米技術。
大通集團承諾,只要斯蒂芬教授能夠幫助集團廣泛應用碳奈米技術,就把碳奈米技術相關產業1%的股份給斯蒂芬教授作為獎勵。
百分之一,看似比例很小,實則不然,這絕對是超乎想象的財富。
這讓斯蒂芬教授感覺霸佔孟智明的學術成果,是自己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
要不是自己厚顏無恥的先行一步發表論文,所有的名利都是孟智明的,跟自己無關。
就在斯蒂芬教授準備大展宏圖的時候,忽然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孟智明的那篇論文,並沒有列出碳奈米技術的核心資料。
沒有核心資料,就沒法將碳奈米技術應用到實際領域。
剛開始,斯蒂芬教授覺得沒什麼,沒核心資料,自己反推出來就是了。
畢竟他是諾獎得主,實力還是有的,覺得自己一定能行。
然而,他夜以繼日的鑽研,白頭髮都掉了不少,卻什麼都反推不出來。
大通集團左等右等,都沒等到斯蒂芬教授的碳奈米技術,終於失去了耐心。
大通集團董事長找到了斯蒂芬教授,質問他為什麼這麼久過去了,還沒開始運作專案。
要知道,大通集團已經把資金和人員調配到位了,都是非常珍貴的資源,就等斯蒂芬教授的技術了。
每耽擱一天,都是上千萬美金的損失。
就算大通集團財大氣粗,並不差錢,這麼等下去,也是有些傷不起。
“斯蒂芬教授,難道你承擔我們大通集團的損失嗎?”大通集團董事長質問道。
斯蒂芬教授只有幾千萬美金的資產,這麼大的損失,實在是承擔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