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來做明帝> 第六章 票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章 票號 (1 / 2)

明朝末年,在戰略級別的大手子,用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就只有那麼一兩個人。這無關文官、武勳、太監的身份,只關乎智商、謀略、對戰爭的認識。

而孫承宗毫無疑問便是戰略級的人才!這樣的人才豈可流落在鄉野之中閒居?

其實如果對明史不怎麼了解的人,或者只是通讀的水平,反而不知道孫承宗這個人。更有甚者,如果用金大俠的武俠小說去推敲歷史的話,那更會以為遼東非袁崇煥不可!袁督師一死,則天下大局必定壞掉。

但事實並非如此。遼東前有熊廷弼,後有孫承宗。豈有堂堂中國無人哉?結果全他媽被自己人給搞掉了。

熊廷弼兩度任職遼東,最終論斬!孫承宗作為天啟皇帝的帝師,都被逼走。

“孫閣老有什麼言語?”

西苑的昭和殿偏殿中,上午時樹上的蟬鳴紛紛,越發顯得幽靜。王雙喝著去暑的綠豆湯,沉聲問道。

高時明彎著對答道:“孫閣老以年老體衰,無心仕途,推辭了皇爺的詔書。”

王雙想了想,道:“老高,我對典籍制度不是熟悉。賞賜你替我拿捏著。大伴,這次便由你去高陽傳旨,順便再帶幾句朕的口諭:

大明內有流寇四起,天災不斷,外有東虜進逼、掠奪。大明已有亡國的徵兆。還請先生看在黎民百姓的份上,來京中協助朕重整山河,中興大明。

昔日劉皇叔請諸葛亮出山三顧茅廬,若此次先生還不願來京輔政。朕當親往高陽一行。以效法古人求賢。”

侍奉在一旁的王承恩躬身道:“奴才遵旨。”

高時明驚訝難言,手上的筆一抖,將一份奏章的票擬給墨了。這個評價太高了!

如天子所言,他確實是精通儒學、國朝典故、制度的人物。他是司禮監中公認的掌印太監人選。只是因為不是天子大伴,只能有實無名。

本朝的文官,要說出眾的風流人物多出星辰。閣臣如李賢,商輅,楊廷和,李東陽,張居正等。文臣立下武功,如成化年間的王越,更有正德年間的王守仁,文武雙全,一代宗師。

這些俱是留名青史的風流人物。但要說如當今天子口稱“諸葛”的人物恐怕得是太祖驅逐韃虜時的軍師劉基劉伯溫。

“奴婢死罪。”高時明連忙從桌椅上起來,連忙跪地請罪。這是一份朝中給“薩爾滸之戰”的頭號罪臣楊鎬的求情奏摺。

王雙揮揮手,“無事。去吧!”

王承恩領命而去。高時明跟著出去去安排此行去高陽的賞賜。御前就剩下剛剛過來“彙報”的東廠提督王永祚。一時間,暖閣裡有點安靜。

王雙將手裡的銀碗放下,接過旁邊侍奉的美宮娥遞來的手帕,擦擦嘴。真是讓人懷念有空調的日子!現在只能用綠豆消暑。話說當皇帝,有他之前享受不到的好東西,比如好茶,美人,權力。但也有前現代社會的遺憾。比如:空調,電視,遊戲機。

王雙將心裡的感慨收起來,注意力重新回到當前他所要面對的局面上來。

首先,他發現他對皇權的一些理解是有錯誤的,偏差的。

按照王雙剛穿越來的理解,他覺得只要觸及到利益集團的政令,估計出了紫禁城。歷史上,崇禎皇帝一系列的政令、抱負都落了空。他能不這樣想嗎?

但是,他這些天振作起來,積極去面對穿越成為明朝最後一位皇帝的事實時,他發現,這個理解稍有偏差。因為,他下令處置言官陶崇道,文官集團最終還是處置了。雖然,他們有一些保護,只是貶謫三千里貶到廣西。按照大明律肯定是可以下獄的。按照祖制,絕對夠剝皮充草的。

但毫無疑問,這說明在明朝,哪怕是末帝,哪怕是國勢飄搖,在明太祖設計的國家制度面前,在一兩百年的理學思想下,皇帝依然擁有著無可動搖的統治權威、生殺予奪的大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