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為王 第四百零六章 盛衰
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零六章盛衰
“怎麼?”
“現在只是韃靼內亂,等他們有新汗王,就是咱們北邊吃緊的時候了。這還不算,棄大寧給兀良哈,是太宗皇帝手裡的痛事,也不提了。前一陣,永昌、甘州的官兵被北虜打的大敗,所幸涼州都督毛忠還算厲害,頂住了這個浪頭。現在,北虜有議和之意,而且已經在暗中接觸,如果允了北虜的求和,那麼,就會允他們從蘭縣入貢”
“什麼?”張佳木大為吃驚,怒道:“誰說的?”
“此事還只是風傳,”徐穆塵仍然是平靜如常,只道:“學生聽人說起時,也甚為吃驚。但是,大人試想一下,如果保喇從此入貢,以皇上的性子,是不是會允他們從蘭縣入貢?”
“這,”張佳木遲疑了一下,終道:“大約會允。”
“一定會允”徐穆塵語氣中的鄙夷之意藏都藏不住,大聲道:“從蘭縣入貢,和大同入貢能比麼?大同士馬為天下精銳所在,官兵帶甲十幾萬,步騎火器俱全,韃子進來了,看著也怕,豈能為禍?蘭縣那裡,是什麼地方?一路進來,燒殺搶掠地方官想管亦管不成,豈不是放開門戶,由人深入?”
“這也不算什麼”張佳木代徐穆塵說道:“蘭縣是河套的入口”
“是的”
徐穆寺索性站起身來,幾乎是用吼的語調大聲道:“蘭縣乃是河套的入口。河套那裡,是我太祖高皇帝不知道費了多少心血,拋灑了多少漢家兒郎的熱血性命才從蒙古人手裡搶了回來。自從宋人失了河套,咱們受了多少屈辱,那裡水草肥美,便於放牧,耕作也肥沃,這樣千里寶地,要是允了北虜從那裡入貢,每次來幾千,年年入貢,不要十年,河套就不復為漢家所有了”
“確實,誠然。”張佳木也大為激越,只道:“有此事,我一定會大力反對。”
“就怕朝臣為了儘快建功,以大人一人之力,敵的過滿朝文武麼?”徐穆塵冷然道:“皇上的性子,也是怕事,多事不如少事的心思。他復位之後,最擔心的就是權位是否保的住,別的事,是一律不理的。”
說到這,徐穆塵的臉色轉為沉痛,只道:“這就是第三了,官風。”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張佳木慨然道:“皇上覆位,連皇弟也殺了,不是我,于謙範廣也難遭毒手。有我在,還有一點風骨的大臣保了下來,比如陳逵和耿九老之輩。當然,還有年富這個兵部尚書。”
“但亦不多了”徐穆塵道:“六部之中,吏部王老尚書也退下來了,胡尚書亦告了老,靖遠伯已經被排擠的不問外事,除了一個年富,六部尚書都是些什麼人”
“李賢和彭時還不壞。”
“是的,”這一點徐穆塵也是認同,不過,他還是冷笑道:“彭時號稱是正人,不過也不能和以往的大臣比操守了。於少保在京時,大家的湯餅會就只是湯餅,請次客,所費不到十金。前一陣子,彭時給小兒做湯餅會,所費不下百金,而且賀客十之都坐轎子而來,大人,不要說二十年前了,十年前的京師官場,是這個風氣麼?”
“這,你不說我倒真沒放在心上。”
“潛移默化。”徐穆塵用斬釘截鐵的語氣道:“所謂細雨潤物無聲,官場變化,大約也就是這樣了。以往的質樸之風已經漸漸不見了,坐轎子,穿綢緞綾羅,享樂無度,不問正事,不理政務,反正上朝嗑頭,下了朝養精神,等著分銀子,京官做事,漸漸都是這樣了。李賢雖然是正人君子,也是能臣幹吏,但是,以他的身份地位,也是沒有辦法阻此頹風了。”
“嶽正如何?”
“大人是在說笑麼?”徐穆塵噗一聲笑出來:“此人自保也難了,我看,他在內閣的日子是屈指可數了。不要說勳戚權貴們厭了他,就是皇上也早就不喜歡他了。太過古板方正,連自己學生也不能親附於他,一味的從書本上來處事,如此顢頇,這怎麼成。依我看,最近數月之類,他就要出外了。”
“你猜對了。”
“什麼?”
“有御史攻嶽正,皇上已經深厭於他。當初叫此人進內閣,是為了牽制徐有貞。皇上大約也沒有想到,徐有貞沒到幾個月就倒了臺,首輔就讓給李賢了。李賢此人,皇上很愛重,也信任。何必多一個迂腐的嶽正來掣李賢的肘?奏書一上,皇上就準了,已經叫嶽正出外,到南昌府當知府去了。”
“果然,果然”
“兼併,邊防,官風。”張佳木沉吟道:“其實這只是三大宗,有一些事你沒有說出來罷了。”
“是的,大人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