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本來名氣就不怎麼樣,但因為葉驚秋的一首《詠針》,可是直接把他釘在了文壇的恥辱柱上。
所以此時見到有奚落葉驚秋的機會,他第一個就跳了出來。
而且這一次,這也是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哪怕是他,也不得不承認,確實是一篇千古絕品,說一句世間僅有都不誇張。
葉驚秋再厲害,還能寫的出來這種級別的作品?
隨著古云的開口,不少名聲不顯的詩人也都站了出來,而且都不看好葉驚秋。
甚至還有不少人直接諷刺葉驚秋的作品。
就拿那首《詠針》來說,簡直粗俗。
不過他們也只能這麼說了,因為除了粗俗二字之外,也沒人能挑出來什麼不是。
顯然,這些詩人,都是和古云一個路數的人。
一切都是為了炒作而已。
雖說古云名聲臭了,但一個古云,根本無法讓他們停止這種行為。
而且……誰說古云賺的少了。
除了這類人之外,也有人是真心替葉驚秋著想的。
就比如曲宏邈,第一時間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奠定了涼秋在文壇的地位,這是無可否認的。
這首詞的優秀程度,已經超越了當下的一切作品,乃是中秋詞中的冠者,每一次欣賞,都能給我不一樣的感受。
事實上,這首詞,之前就已經在商議,進入下一版的文學課本之中。
只是後來聯邦政府打算統一各州教學課本,就以大唐州為試點,所以才臨時改變。
不過目前也已經被提名進入必修詩詞精選之中。
至於葉驚秋的文采,透過他的作品中就能體現出來。
所以在這方面毋庸置疑。
只是想要寫出《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種作品,需要的不光是實力,還需要運氣,以及機緣,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大家也不必將兩位文學大家拿來比較。
這兩者,根本無從比較,也無法比較。”
蘇哲蘇半城更是說道:
“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種作品拿來比較,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毫不客氣的說,《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種作品,已非凡間可作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