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唐此時的環境,繼承人如果有軍功,基本上就穩妥了。
以前李淵時代,李淵自己只知道享受,整天窩在長安,不敢領兵打仗。
這導致李淵在軍中影響力非常低,遠遠不如李二。
後來李淵發現了這個問題,便派了李元吉和李建成出去打仗,奈何這兩個人是廢物,最後還是要仰仗李二來掃平天下。
所以李二很明白,給了李昀軍功,那會讓李昀太子之位更加穩固。
這也算是李二對這一次李昀讓他爭得面子的獎勵。
當然更主要是後面的與突厥的戰爭。
大唐擊敗東TU厥,確立了東亞霸主地位。
這一場戰爭毫無疑問是大唐建國以來,最重要的戰爭。
在過去將近三百年的時間裡,五胡亂華,草原民族的強悍深深的印刻在每一個漢人的基因裡,這個時候的老百姓是非常畏懼突厥人的。
這一場戰爭不僅僅的大唐的崛起之戰,更是漢民的翻身之戰。
此戰之後,漢民重新站在東亞之巔,俯視其他民族。
李二自然明白這場戰爭的重要性,前世的歷史上,關於主帥的人選,李二就非常糾結。
本來這麼重要的戰爭,李二御駕親征,最適合不過了。
但他如果離開了,誰來監國呢,那時候李承乾還小,根本不行啊。
而且李淵這個老頭還活著,萬一搞一個政變,那真的虧大了。
所以李二不敢御駕親征,他只能留在長安,然後選擇其他人為主帥。
最後李二選了李靖,李靖能力是一方面,還有一個原因是李靖年齡大了。
李靖出征的時候已經有六十了,這樣的年齡,就算李靖威望再高,他也不會想要造反。
而現在因為李昀的存在,李二不需要那麼糾結了,他可以安排更多的事,也不用擔心遠征軍交給李靖,或者是李績,皇家只有影響力。
所以他現在安排李昀來處理草原虎一事。
這只是一個開頭,後續還會有其他軍事行動,陸續的讓李昀在軍中嶄露頭角,然後參與遠征突厥的戰爭。
基本上,只要戰爭贏了。
以李昀的身份撈取軍功,後續他只要不造反,太子之位穩穩當當。
所以這也是李二對李昀的肯定與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