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簽約後,環球唱片就對徐來的第一張專輯進行了試探性的宣傳,音樂電臺、雜誌以及廣告牌的歌詞宣傳,環球唱片對徐來還是蠻看重的,畢竟徐來的才華和他的身份值得環球唱片付出這些。
不過,徐來這張唱片也發行了一個多月了,該知道的都知道的,不知道的就得看環球唱片的宣傳功力了。
並且,環球唱片對徐來這張專輯的潛力評估蠻高的,所以才會在專輯發了快半個月的時候才開始接受徐來的合約並打出營銷,而這試點性的營銷效果是極其可人的,《liglboard榜的前三十,《vivalavida》這首歌的排名在二十八名,這差不多就是這首歌的最高潛力了,它已經在三十名左右徘徊了兩週,而《galirl》則是拍到了第十一名,並且還具有上升趨勢。
這就是環球唱片捨得對徐來這張“過氣”專輯繼續投資的原因。
而且很驚人的一個現象是,徐來的這張專輯一共有八首英文歌,六首排上了billboard榜,雖然後邊四首的排名稍低,可這已經足夠驚人了,很少有歌手的同一張專輯有多首歌曲能上榜的。
因為環球唱片的賣力宣傳以及這張專輯本身質量很高,徐來現在在整個北美已經聲名鵲起了,開始有不少節目聯絡起了環球唱片,想要徐來上節目,而且因為徐來整張專輯寫詞、作曲、編曲到製作都是他一個人製作的,他在這段時間的音樂界存在感特別強,已經有不少歌手看上了徐來,朝環球唱片發來的邀請,想要和徐來來一波合作。
可能在北美觀眾們的眼裡徐來的分量還沒有多重,就是一個寫歌不錯、唱歌還不錯的亞洲人而已,但在不少歌手眼裡,徐來算得上是一個香餑餑了。
能衝擊b榜前十的歌曲可不是誰都能寫得出來的。
在環球唱片的運作下,徐來的專輯銷量節節增高,不到兩個月就在幹下一百萬的銷量,只是因為實體唱片市場的低迷,這銷量可能增幅不會像這前兩個月這樣大了,可能潛力就在一百五十萬左右。
這是預估。
但就這樣的成績便已經讓環球唱片開始盈利了,徐來人還沒到美利堅就已經給環球唱片帶來了利益,這個人的價值就已經不言而喻了。
之前還有人擔心徐來亞洲人的身份會給公司的宣傳帶來一些阻力,可現在看來這亞洲人的身份並不是什麼阻力,反而成了觀眾們的獵奇點,娛樂至死的觀眾們看不起歸看不起,排外歸排外,但你能touch到我的心,那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就像資本家一樣,只要你能給我帶來利益,你的面板是五顏六色的都沒事兒,說不定還能稱你一句特立獨行;但要是沒法給他掙錢,就算你是再“高貴”的種族,那也是廢物罷了。
一切都是那麼冷酷無情卻又合情合理。
徐來抱著對新環境的期待,順便夾雜了自己生活裡邊的一些煩心事,和飛機一起降落在了加州的土地上。
而環球唱片也做好了準備迎接他們這位新星的到來,還為他設定了一個小小的驚喜,一切都要等徐來到來之後才會揭開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