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多緊盯著螢幕,高聲道:“青鋼影交閃拉開距離,在等E技能的CD,勾牆、飛踢,被劍姬用Q極限距離拉開。”
“這一劍,還擊碎了刷在青鋼影身後的破綻!平A,開E技能重置普攻,一刀減速,再一刀暴擊!一劍兩劍,血染邊線!”
他的聲音高亢,而螢幕中的劍姬在這一刻,也像是化身成了俠客,利用自己精湛的劍技,刺穿了青鋼影機械般的身體。
單殺!戰績:2/0/0!
Rita想了想道:“這一波上路裂開了啊;劍姬又拿了一顆人頭,我怎麼感覺Let&ne這邊要對不了線了。”
王多多想了想道:“也還好吧,雖然經濟上處於劣勢,但Let&ne的身上還有傳送,復活以後TP到線上也不會虧多少經驗。”
“後續就看RNG這邊,要怎麼去幫助這個青鋼影了。”
Rita也認同道:“對,青鋼影是一定要幫的,不然的話後續就會變得完全沒用,根本打不出邊帶的效果。”
……
RNG一方此刻也很急。
在這一局選出的上中野對抗中,上路是絕對的核心,也是戰術體系裡的重中之重。
邊帶牽扯、優勢抓單、切入戰場……
在他們後續預執行的幾波節奏中,青鋼影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所以他也是絕對不能崩的一路。
要是崩了,前中期的小規模團戰就要遏止,就得讓資源、讓節奏,也沒有辦法為Uzi拖到後期。
後期啊,現在已經越來越遠了,他們真的還能等得到嗎?
Karsa忍不住嘆了口氣;英雄聯盟這幾年的改版都在加快前中期的節奏,使得對拼變得愈發激烈起來。
現在20分鐘左右的團戰幾乎就能決定一場比賽的走向,在19年的春季賽後,官方曾經做過一個資料統計:
2018年一整年LPL的場均時長約為33分50秒。
2019年春季賽LPL的場均時長約為32分30秒。
僅僅相隔了半年,在加入了鍍層機制後,LPL各支隊伍都開始注重前期節奏,以優勢運營為戰術核心目的,從前期開始滾動雪球,贏下比賽。
上中野必須在前中期發力,為隊伍保駕護航。
那個只要穩住節奏,拖到ADC三件套,就能接管比賽的時代,似乎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Karsa一邊走神地想著,一邊控制著巨魔往上路走。
這個動作讓他有些不習慣,畢竟以下路為核心的打法他們已經嘗試了很久、習慣了很久、也幻想了很久……
他們還想靠著這種方法來征戰前路,直至面對整個世界。
然後,他們就目睹了IG的The shy在總決賽中的表現;看到了LR這隻明明不怎麼強悍的隊伍一路崛起,連戰連捷、橫掃LPL隊伍的場景。
他們終於明白過來,上路那條只要拿肉坦就能穩住的邊線,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