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的情緒高漲,其中有被因惡犬撕咬而死的婦人親友,也有為那兩個孩子而不伸冤的百姓,沒有人在去好奇,去怪罪今日知命侯要斬首二百的事情,有些人就應該去死,不值得可憐。
作為大唐子民,他們要知道什麼是底線,什麼是傳統,什麼是文化,而不是去崇洋媚外以此來沾沾自喜。
所有人的呼聲都是要將這些人斬首示眾,已解心頭之恨。
這其中有些教徒是長安的,經歷了那一日的事情,他們心裡怨恨魏玖,如果不是他殺了憨奴,惡犬也不會掙脫牢籠逃走,更不會上街商人。
罪魁禍首是知命侯,他們認為自己沒有任何錯誤。
人死本就應該天葬才是真理。
這一切不怪罪任何人,不怪魏玖,也不怪罪拜火教的人,只不過是文化的差異,導致了他們命喪再此。
魏玖的話算是給了百姓一個解釋,說清了今日為何要殺這些人,轉身時對著袁天罡使了一個眼色,示意道教可以開口了。
袁天罡被蔡青湖毆打,被一個女人毆打不動怒,不發火反而哈哈大笑,等的就是魏家給他們一個道門機會參加今日這這場斬首行動,只不過心裡對佛教的出現有些不滿意。
袁天罡和那佛門壯碩的僧人算是對頭,兩人之間似乎有過一些恩怨,對視的時候眼中均帶著幾分輕蔑和敵意。
佛道不相容。
袁天罡深吸一口氣,走上前朗聲道。
“小道今日來此,是為陛下而來,為百姓而來,道教以天下為主,以百姓安穩為準,知命侯說的很對,人死入土為安,讓這些邪教傳入大唐是我道門之罪,今日小道在此給諸位賠罪,今日小道代表道門,為民除害,拿劍來。”
三尺青鋒在手,輕風襲來吹起那一身道袍,此時袁天罡更顯出塵仙人之姿。
青鋒抵在拜火教一人下顎,袁天罡冷漠道。
“妖人,害我大唐百姓,你早應該想到今日下場,臨死之前,可有話說。”
那西域教徒眼神惡毒的看著袁天罡,最後將目光落在了魏玖身上,仰頭對著天空說了很多西域的話,似乎是詛咒,也向是向他們的求救。
百姓們不知這邪教徒在說些什麼,這時一道稚嫩的聲音在人群中傳來。
“他在詛咒我爹和袁天罡,最後的一言是在乞求天葬之禮,似乎是在召喚著什麼鳥獸。”
此言一出,百姓們紛紛看向這個衣著華貴的稚童,對於這個孩子長安人沒有不認識的。
魏家小少爺何人不知?
整個長安的同齡人就沒有他沒揍過的。
但重點不在此,而是他口中之言。
魏玖的眼神沒有太多的變化,袁天罡舉劍怒喝。
“妖人,死到臨頭還想擾亂禍害我大唐百姓,今日本道就結果了你。”
一道寒光,一抹鮮紅,一顆死不瞑目的人頭。
動手了!
人頭猶如皮球一樣滾落在地,與此同時,道教的人開始動手了,一道道寒光,一顆顆透露,落劍之後,道門修士未曾離開,而是以沾染了鮮血的青鋒在地面劃出一道道符咒,口中唸唸有詞。
大概的意思是這些罪惡將由道門承擔,不會牽扯百姓一絲一毫。
道門的果斷與對百姓的照顧贏得了在場人的歡呼,沒有人去在乎這些邪教徒是如何死的,也不會在乎他們會不會疼痛,他們在乎的是自己的安危,至於大唐的安危這是由那個身上滿是繃帶的年輕人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