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聽說曼布林也險些全軍覆沒,而且從薩博羅鄴那兒聽說了大秦的軍備情況之後。
便立刻慎重起來,積極加快生產。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
他就多造了數十萬杆火槍。
雖然這個數目遠遠滿足不了現在的亞歷山大帝國。
還有很多軍隊無法裝備到火槍。
但比起之前,已經好很多了。
現在,除了皇家親衛隊和帝國第一騎兵隊之外,還有兩支軍隊全員配置了火槍。
全部加起來,也有差不多一百萬人的火槍兵了。
但這一百多萬名火槍兵還遠遠不足以讓亞歷山大二世皇帝放心。
亞歷山大帝國的火槍和大秦的火槍相比,存在明顯的劣勢。
這是最根本的問題。
為此,他需要得到大秦的火槍樣本,又或者大秦火槍的設計圖紙。
只有得到這些,他才能改良自己的火槍,縮短和對方之間的差距。
為此,他派了幾波人馬前往卡薩斯偷取火槍。
但派去的前面幾波,全部都沒有了訊息。
亞歷山大二世不用想都知道,這些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肯定是被對方識破了,連個訊息都帶不回來。
說不定還有被俘虜的。
三下兩下就被對方套出了本國的機密。
亞歷山大不禁惱火起來。
他甚至在想,要不要再過去發動一場戰爭,犧牲點人馬,把對方的火槍偷那麼一兩把回來?
這麼算,他認為其實是完全值得的。
畢竟犧牲個十幾萬人,就能改良本國的火槍,縮短與對方的差距。
這筆生意不算虧啊!
畢竟,
如果得不到對方的火槍樣本,一旦開打起來,對方就能把自己按著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