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出現在了這些人的臉上。
“陛下,聖明!”
英布無話可說,將話筒傳給了下一個。
“陛下,學生有個疑問?什麼才算是百姓安居樂業”
這個學生扶蘇不認識,但是問題依舊非常犀利。
“我認為百姓安居樂業的前提就是老有所依,幼有所長,吃的飽穿的暖,任何外族看到我大秦人都得尊稱一句華夏人威武!”
這位學生嗤之以鼻根本不信,“陛下,不說別的就說吃這一項就很難,現在有多少人還食不果腹?”
旁邊的大臣高聲呵斥了一句,“大膽,天下豈是你這種人可以隨便議論的?不知道陛下早就開始開倉放糧了嗎?”
學生根本就不買賬,“杯水車薪罷了!能放一輩子嗎?”
大臣為之氣結。
一時間咸陽百姓和大臣都為扶蘇捏了一把汗,好像是民主過分了,這學生提的問題太犀利了。
哪朝哪代也沒有放一輩子糧的。
紛紛看著,扶蘇,看著扶蘇怎麼回答。
“好,這個問題問的好啊。不過我想說一句,遠的先不說,就說我大秦新設立的部門典農署現在就正在推廣一種農產品,名為土豆,每畝能產幾千斤糧食,這夠不夠我大秦吃的?”
扶蘇不管其他人的反應,接著說:“咱們再說說遠的,百越大家知道嗎?”
所有人下意識的點頭。
“百越就有一些地方可以做到一年三熟,而且這種地方還不少,這些夠不夠供養我大秦需求?”
“更遠的還有,在遙遠的西方有這廣袤無垠的土地,比大秦還要大,但是卻都是矇昧之地,只需我大秦船堅炮利,都是我大秦囊中之物。”
扶蘇描繪的場景太過誘人,什麼一年三熟,什麼西方之地,他們聽都沒聽過。全都被扶蘇所描繪的情景吸引住了。
的確這群人哪裡聽說過這些東西,匈奴之地,月氏就是他們能知道最遠的地方了。
“還有問題嗎?”扶蘇看著愣住的這位學生笑著問了一句。
“陛下萬歲,沒有了。”當初有多質疑,現在就有多崇拜,這絕對是千古聖君,如果大秦真能達到扶蘇所描繪的那種地步,他感覺死而無憾。
哪怕只有一半那也是開天闢地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