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
陳牧獨守空房,眼睜睜看著寧幼薇攬著沈如靜,裴月攔著幼檸走進了房間。
有心想要湊上去聽一聽有什麼奇怪的聲音沒有,但又怕被人發現。
索性回了房間,仔細琢磨起剛想起來的留言板推廣方式。
其實這個推廣也不是什麼多有創意的事情,無非就是砸錢,只不過砸的錢有點多。
陳牧想起來的其實是支付寶的五福紅包。
正巧自己手裡還捏著個春晚,只要自己五福紅包火了,那流量,使用者,不是瞬間就起來了麼!
但具體的執行還是得讓沈如靜跟寧幼薇兩人去策劃,現在陳牧要乾的事情,還是得先把大體的紅包模式給寫出來。
再次攤開紙筆,陳牧開始在腦海中仔細回想。
……
儘管《風聲》的票房還在增長,但由於資金有限影片留言板分離出來的事情太過於驚人,網友們的注意力已經全部集中到了這邊。
網上的討論還在繼續,而沈如靜跟寧幼薇的組合拳也還在繼續打著。
首先就是留言板改名為“顫音”,與鬥音聯動,並且賬號通用。
“顫音”這個名字,取義“震顫之音”,寓意著這個軟體上的人都能夠發出振聾發聵的文章。
其次就是顫音的首發文章獎勵,一連串的激勵措施,接連公佈,再加上鬥音的引流以及陳牧拉來的一大片明星。
顫音的成立居然顯得還不是那麼的不自量力。
眾人都以為微博會有動作,但微博官方卻完全沒有理會。眾人一想就明白了,沒有發聲並不代表微博方面不重視。
要重視肯定也只是在暗地裡重視,畢竟它可不能給顫音引流。
於是事情就顯得有些詭異,網上一片討論顫音的事情,而微博上則顯得一片的平靜。
網友們想討論也隨便在微博上討論,但想要搜尋,不好意思,該結果不予顯示。
剛開始網友們對於顫音這個軟體的興趣還是蠻大的,但才剛過了一週的瞬間,顫音的日活量立即直線下降。
對於這個結果沈如靜幾人早就料到了,畢竟成立的時間太短了,就算是連資金有限影片留言板成立的時間也算上,那也才不過兩年的時間。
社交生態還沒建立起來,使用者習慣也沒有形成,甚至就連網站定位都還不明確。
沈如靜自己都不知道拿什麼東西去跟微博競爭。
但陳牧卻很有信心,不止有,而且還十分的充足。
“等著吧!”
這牛犢子丟下這麼一句話就走了,惹得寧幼薇等人接下去幾天時間都沒正眼看他。
這什麼老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