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方人馬在陳牧的微博底下展開了爭論,然而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時候一個計算機的大牛出來了:“寫的不錯,但裡面謬誤太離譜了,別說外星人了,直接用計算機語言就可以寫出來,程式碼數量都不會超過一百行,算上語法邏輯撐死也就幾千行的程式碼,外星人十一維的技術,做不出來?我只能說寫的就不要碰這個題材。”
這個大牛的言論也代表了一些批評陳牧的人的想法。
而陳牧也找到了這個世界科幻稀少的原因了。
就因為太過重視技術層面的的關係,一些優秀的科幻剛寫出來就被一堆人批評得消失在網際網路上。
在他們看來,科幻也代表了科學的前線,絕對不可以胡說瞎編。陳牧的這種做法完全違背了科幻的主旨。
陳牧看著這些批評自己的言論,嘴角慢慢的咧開一個弧度。
這不是巧了麼不是!
誰說科幻一定要有技術的!這是,又不是技術性的科普文章,要看科普你們直接看論文不好麼?非得來?
在裡面找合理性?
這不是瘋了麼!
陳牧的這一篇文章,在科幻圈子裡,引發了不小的水花。
不少的科幻作者都偷偷的跑過來看陳牧的這篇文章,他們看了《詩云》之後才發現,原來科幻也能這麼天馬行空,也能這麼的浪漫大氣!
這一下沒幾天時間,無數軟科幻都在網上冒了出來。
陳牧看著這些新生的,稍顯的有些稚嫩的,心中無比的欣慰,果然啊,好作品都是會引起跟風的。
然而這時候又有人站出來批評這個現象了。
文協作者毛鄲:“最近網上出現的什麼亂七八糟的?能不能嚴謹一點,這些根本就不能算是科幻,到底是誰起的這個頭?華國科幻要滅亡了麼?不然怎麼會輪到這些垃圾出頭。”
這下網友們不樂意了,紛紛出言反駁。
“怎麼就垃圾了?科幻,他也是的一個分類,不用一直那麼硬核吧?”
“都是寫的,看不起誰呢?”
“硬科幻沒問題,但你得允許有些人喜歡看別的。”
“故事性強不就好了,非得寫得跟論文一樣才可以麼?”
然而網友們的反駁並沒有用,反倒是激起了一大片作者的反擊,矛頭全都指向了始作俑者——陳牧。
陳牧也一臉懵逼,我這回也沒有罵人,怎麼就惹到這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