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良躍農門> 第六百零三章 春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零三章 春暖 (1 / 2)

話是這樣說,可是鋪子畢竟不是說開便開的。

李欣問關文有沒有考慮好要開什麼鋪子,是仍舊開皮毛鋪子還是另外尋門生意,關文也只搖頭。

“目前還沒想好,只是覺得手裡餘錢多了,捏在手裡也沒用。”

關文心中所想的都告訴給了李欣知道,李欣理解他的心意,便也不反對了,也跟著他尋思起來。

這事兒到底不算急,因為春耕馬上開始了。

儘管家裡的田地有牛老爺子這個好把式在盯著,關文仍舊在家中待了十來天,每日跟著牛老爺子在屬於自家的水田裡邊兒轉悠。

冬日的寒冷逐漸落去,二月春風似剪刀,氣溫回升很快,揚兒脫下了厚厚的棉襖子,耳朵上的凍瘡也漸漸散了,整個人彷彿又竄高了一截,隱隱約約有點兒大男孩兒的樣兒了。

因為跟著傅先生讀書,揚兒身上的書生味道也越發濃了起來,舉手投足之間表現地跟村裡泥猴兒似的娃子不大一樣。

輝縣算得上是個富裕的縣鎮,輝縣三寶名揚天下,臨近幾個村經濟自然也不會差到哪兒去。下河村是因為隔得稍微有些遠了,地理位置又不大方便,所以比李家村和荷花村要貧窮些。

益州氣候適宜,水、熱協調,是個適宜人居住的好地方,災年也少。除了前年冬天大凍,有些人家的莊稼被凍死凍壞了一些以外,也沒發生過別的天災。

但到底不是處處都是這樣的情況,開了春後。便陸陸續續有訊息傳來,豫州、荊州一帶今冬大寒,有些個村莊凍死了不少人,莊稼也凍死凍壞無數。最嚴重的一個村舉村遷徙,人走得無影無蹤,很多家破人亡的或自賣奴籍。或以乞討為生,境況慘不忍睹。

兩州知州上表天聽,年輕的帝王立即下令賑災,幫助災民重建家園。具體情況如何,還沒聽到誰能細說。

交通不便到底阻礙著資訊的傳播。

關文長嘆一聲,語氣中盡是唏噓:“也不是各地處處太平。”

李欣點點頭,眉間亦染了點兒憂色。卻又很快笑道:“好在在位者是個用心治國的好皇帝,最怕的就是出了事,在位者卻不管,任由事態平息或惡化。”災年之時,人命如草芥。當今皇帝能夠快速地發出賑災訊息,倒也是個心繫萬民的好皇帝。

關文卻仍舊是蹙了眉,說:“就是不知道最後到災民手裡的賑災銀兩能有多少。”

這個年代算是個中興年代,在位的帝皇年輕,喜歡攬新銳朝臣在自己的陣營,想分解、瓦解那些迂腐的、樹大根深的老臣子的勢力。他推行改革的過程中,老頑固們總是以祖宗宗法勸解,使得改革上行不下效,雖不至於舉步維艱。但帝王能用之人委實太少。

朝堂之事關文和李欣雖然不明白,但聽百姓們奔走相告,多少還是知道一些。

上層官吏倒也罷了,中層官吏貪汙的便多了,一人挖一點兒,最後落到災民手裡的能有撥下來的賑災銀兩的十分之一就算不錯了。

這倒也不是百姓們以訛傳訛。而是在幾年前朝堂曾經出過一次這樣的貪汙舞弊案。那件案子牽連甚廣,最後查案查得朝野鹹知,皇帝當時登位不久,以此案的審理,“新官上任三把火”,乾脆利落地將案子主犯統統下獄,顯露其果斷的心智。後來抄了犯案者的家,卻又只判犯案者家眷流放,罪不及無辜,讓天下百姓爭相稱頌,說新皇乃是個有仁心仁術,卻又不縱容貪官汙吏的好皇帝。

但後來卻是又出了一件堤壩潰敗,朝廷撥銀兩重新修築堤壩,卻因為銀兩沒有到位,整個工程偷工減料,致使第二年堤壩再次坍塌的事情。

所以自此之後,但凡有朝廷撥銀兩下來的事情,總會有百姓猜測,這次會不會有貪官汙吏來剋扣了銀錢呢?要是有,皇帝會不會查呢?

不過這些畢竟是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擔憂的問題,老百姓們大多都是明哲保身之人,最多是對災民的遭遇唏噓兩聲,便也繼續關起了門過日子。

春耕日後,氣溫回升更快,春花開遍,山中的野花好像是一夕之間便全開了。

馮德發很是高興,蜜蜂再也不缺花蜜採了,他這段日子一直笑意盈盈的。

隨後劉氏跟李欣帶了訊息來,說李鐵和呂家姑娘的親事兒定下來了。

劉氏笑眯眯地低聲跟裡說:“你大伯孃花了大價錢,我瞅著她是肉疼得緊。”

李欣咧嘴一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