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晌李二爺從鎮上回來了,懷裡揣著小布巾子包著的一根人參須。劉氏接過來問他花了多少銀子,李厚仲磕巴了下才回她,“一兩半錢。藏牆根兒的銀子都掏出來了,沒動閨女給的錢。”
聽得劉氏牙疼,狠狠捏了他胳膊一把,寶貝似的去整治這根不算粗壯的人參須了。
李大郎和李二郎也扛著鋤頭回來了,李大郎一邊抹汗一邊埋怨:“這天兒什麼時候下場雨啊,要這樣下去,我們得去河裡擔水澆地了,那可費工夫。”
李二郎罵道:“楊家把水都截到他們那田裡去了,絲毫不管我們這些人的死活,咒死他們家地顆粒無收!”
李家村裡有條河經過,一般來說老天作美,灌溉之類的事情單下雨就足夠了。但遇上乾旱的時節,還是得靠這條河。楊家主母是李家村的村民,但整個楊家卻是李家村的一個外來戶,財大氣粗,在李家村置辦了百多畝的田地,請了長工幫他們打理,算得上是李家村頭一號的地主了。
一直以來那河就是李家村人預設的公用河,有時莊稼吃水不夠要從河裡取,田地挨著的鄉里鄉親都樂意挖條溝讓水過去,基本都能照顧到有田的人家。可自從楊家來了以後,因他家田挨著河近些,生生就把從他家田地那兒過的溝給填了堵了,讓李家村其他村民恨得不行。
大家去里正那兒說過,里正也出面和楊家交涉過,不過人家一句“地理位置不行怪不得別人”就把里正給堵了,畢竟規矩和律法上沒說遇上這樣的情況就一定要楊家讓水。楊家還說,挖了那條溝廢了地,會讓他們少種多少多少糧食。真是越是有錢越是一毛不拔。
李欣在一邊靜靜聽著,也知道自己插不上話。雖然她小時候在農村待過,家務活不錯,但種地那些事她不是很懂。
李家父子三人正說著,張氏帶著孩子回來了。
山子一個人走著,小兜被張氏抱在懷裡,睜大了眼睛看著迎上來的李欣。山子看上去憨憨的,小兜嘴裡吐著泡泡,見李欣望向他,便把手指塞進了嘴裡吸著,困惑地衝張氏叫,“娘。”
張氏笑著放下小兜蹲下身,兩手各牽一個,跟他們介紹說:“這就是娘跟你們說的姑姑。快叫人啊。”
李欣朝前一步摸了摸山子的頭,又摸了摸小兜的頭,被這兩個虎頭虎腦的孩子都逗笑了,“我是姑姑,你們好啊。”
山子眨了眨眼,才怯怯地喊了聲“姑”。小兜見哥哥叫了人,也傻傻地跟著喊了“姑”。
李欣回來時沒見著家裡有小孩子,便忽略了這茬,以為家中沒娃,便把貴重的私房都給分了。午晌得知張氏要去接孩子才知道大哥大嫂已經有孩子了,下午才準備了小玩意,這時正好派上用場。
伸手從懷裡摸出兩個銀鏍子分別遞給兩個小孩兒,笑著說:“姑姑給你們的見面禮,買點兒零嘴什麼的去吃。”悄悄湊近他們說:“不要傻傻地交給娘哦。”
山子點頭,樂呵呵地把銀鏍子小心地收在兜裡。小兜跟著哥哥依樣畫葫蘆。
李欣又拿出兩個線團娃娃,是她下午的時候做的,拿竹篾子和線裹在一起纏的,不值錢,但算是個稀罕的玩意兒。分別把兩個線團娃娃分給小傢伙,又幫著山子給他系在側腰上,笑問他:“好看不?”
“好看。”山子奶聲奶氣的。李欣又逗他,“再叫我聲兒。”
“姑姑。”
“姑姑……”小兜在一邊可憐兮兮地跟著哥哥叫,“我,我也要……”
李欣笑著給他繫上,“小兜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