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封賞來的總是恰到時候。
因為按大清律例,地方官不能輕易離開治所和管轄區,否則會被治罪的。
寶玉(燃小石)剛想自己是不是脫下揚州知府的官袍,來一個換裝微服私訪訌寧城(現在的南京)時,皇上就封寶玉(燃小石)為“江南鹽道總巡察使”。
他可以憑這個“總巡鹽”的身份遊玩整個江南,江寧是必去之地。
史家,就是《紅樓夢》裡的文官之首,賈府的老祖宗賈母孃家。
這是必須去的。
不去不符合禮制和規矩。
甄家也在江寧,也是必須去的。
除了甄家和賈家是通家之好外,甄家還是“地衛營”的實際掌舵人。
他們家的甄三爺甄文是“地衛營”的都統,跟寶玉(燃小石)的父親是順治二年的恩科進士。
史家之所以被稱為“文官之首”,除了本身家族有多名子弟在朝廷六部為官之外,自家開辦的“同文書館”遍佈整個大清。
每次秀才、舉人、進士大考,高中者有三成出自“同文書館”。
史家振臂一呼,門下文人云集。
這是一股不能小覷的力量。
自己升為二品的“總巡鹽”,但是父親大人卻因為在任期間擅離冶所江寧,被迫辭官致仕,連“天衛營”的虛職都沒保留。
朝廷總是在玩這種平衡術,太皇太后和皇上絕對不允許一家子出兩個權傾朝野的人。
“既然是俺這個總巡鹽是用父親大人江南總學政換來的,那就不用謝了。”
粱公公把寶玉(燃小石)說這話的憊懶勁兒學了個十足十。
還給皇上遞上來一大扎江南官員們“扎”寶玉(燃小石)的摺子。
小皇帝並沒有接,說道:“都是老生常談,都拿去燒了吧……”
沉吟了好一會兒,小皇帝問道:“粱公公怎麼看?”
“富貴侯做事情從來就是出人意料之外,但是仔細琢磨吧……又不得不佩服他的高瞻遠矚,他想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引到自己身上……他想讓所有人快點兒忘記揚州西子湖的事情……”
“你是一個睿智的人。”
“皇上不也是這樣想的麼?不然皇上就不會燒掉所有的摺子,老奴只不過是說出皇上想說的話而已。”
“朕的天牢典獄長燕十三真的是神山的人?”
“是的,皇上。咱家試過兩次,雖然他表面上用的是十三太保橫練功夫,但是裡子卻是神山的內功,這一點瞞不過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