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路笑道:“行,我們先去食堂,邊吃邊說。”
晚上七點四十。
兩人一人端著一碗湯麵,找了張空桌子坐下。
楊路夾起一抄面,吹了兩口,還未吃,便問道:“對了,你說的那個想法是什麼?”
任銘道:“楊導,我想,我們好像都陷入了一個誤區,誰說綜藝節目,就一定要請嘉賓呢?”
楊路剛準備吃麵,又放下去,反問道:“因為觀眾們看綜藝,衝的就是嘉賓啊,更何況,我們節目還是全天下第一檔慢綜藝。”
“沒觀眾基礎,沒噱頭,再沒有吸引人的嘉賓,你讓他們看什麼?觀眾又憑什麼選擇我們呢?”
對於自家節目的認識,楊路自認還算得上深刻。
任銘笑道:“這不就是我們的噱頭嗎?”
“什麼?”他一時沒反應過來。
“全天下‘第一’檔慢綜藝,這就是我們的噱頭啊。”任銘特意在第一兩個字上重讀,然後看著豁然開朗的他,笑而不語。
楊路臉色變幻,一會興奮,一會又疑惑。
片刻後,他問出了心中的顧慮,“我承認,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噱頭,可這和不請嘉賓有關係嗎?”
“第一檔慢綜藝是我們的噱頭,但同樣也是我們的弱點。大家並不清楚這是個什麼型別的節目,也就不知道看點在哪裡。”
“而請大牌嘉賓,就是先把他們吸引過來,再向他們展示我們的看點。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節目再好,但吸引不到觀眾來看,不一樣沒用嗎?”
“而且,我們也沒有慢慢口碑發酵的機會,第一期的成敗,就決定了我們能不能在電視上播出。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
他問任銘,但並不是質問,而是帶著請教意味的詢問。
任銘反問道:“楊導,你還記得《主持人大賽》嗎?”
“當然,你不就是因為這個才成了我的同事。”楊路又陷入了疑惑,好好的,你提其他節目幹什麼。
任銘道:“我記得,當初《主持人大賽》的播出,掀起了一陣熱潮。而整季節目,從選手到評審,沒有一位明星嘉賓。”
楊路此刻化身槓精,“但是,《主持人大賽》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綜藝,可以算是臺裡的一場公開面試。”
“而且,也是有觀眾基礎的,這並不是我們臺第一次辦了。你最熟悉的唐赫鳴,就是透過《主持人大賽》進來的。”
任銘又問:“那《央young之夏》呢?幾十位參演者,全是我們臺裡的主持人和記者,沒有明星,沒有觀眾基礎,播出平臺,還是我們的央影片APP。”
這一記絕殺,把楊路給問得啞口無言,但他臉上卻全是興奮。
又過片刻,他繼續槓:“可《央young之夏》也有其特殊之處,因為它可以算得上是晚會,而晚會這種形式,是大眾較易接受的方式。”
“而且幾十位大家耳熟能詳的記者主持人陣容,是以往所有晚會都不曾有的。”
“還有,《央young之夏》中,有許多以前只專注於播新聞,甚至還有不少《新聞聯播》的主播,他們在節目裡摘下嚴肅的面具,唱歌跳舞彈鋼琴,這對觀眾們來說,是新奇而又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