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翻箱倒櫃選了半天,還是穿了箭袖紅衫出來了。
遠遠的就見柴林在門口站著呢,扈三娘對莊丁道:“你們也真是的,怎麼不讓柴莊主進來,柴莊主不是外人。”
莊丁們一陣無語,早就通報了,自己不出來還埋怨別人,莊丁們這次記住了,柴莊主和扈三娘定親了,以後都是自家人了。
柴林笑道:“三娘,我等路過,過來吃頓便飯。”
“快請,快請。”
扈三娘把柴林等三人請進了院子裡,柴林跟著三娘進屋,柴猛、時遷在院子裡看著口袋寸步不離。
三娘問:“雲從哥,袋子裡什麼寶貝,看那麼緊。”
“兩個重犯,殺人做包子餡的,要押解回滄州。扛著走實在太累,麻煩三娘安排木匠趕造兩輛囚車。”柴林說。
“沒問題,我這去安排。”當即扈三娘安排了木匠開始打造囚車。
三娘安排了廚房,為三人準備了飯菜吃喝不在話下。
飯後,三娘陪著柴林在花園裡聊天。
柴林問:“三娘,我見你莊上人來人往,非常忙碌啊。”
“是的,我哥聽從你的意見。現在編練了一千莊丁有我負責偶爾訓練一下,然後開始大面積墾荒,準備積草屯糧。村北一片三千畝地的黃沙嶺就是第一個目標,現在村民們就擔心好不容墾荒好了,種莊稼能不能長。”扈三娘介紹說。
“傳統的小麥、水稻肯定是不行。但是咱們可以種樹啊,你們村裡的柿子樹、花椒樹都是好選擇,再則花生比較耐貧瘠,果子能榨油,都是好選擇。總之不管種啥,目的是積草屯糧就對了。”柴林道。
“雲從哥隨我來,看看我們村燒的糧食缸如何。”扈三娘帶著柴林來到村子西邊的一個土窯,這土窯佔地有幾十畝,主要是燒磚、燒陶瓷。數十名工匠在棚子裡忙忙碌碌的,加工陶器呢。
廣場上堆放著上百口的大水缸,這些水缸肚子大,開口小,高了能有一米,直徑也有一米。
“好大缸啊,用來存糧食豈不是能裝五六百斤。”
三娘說:“莊丁測試過,一口大缸裝小麥高粱六百斤沒問題,糧食裝好,蓋著封住,避免了老鼠糟蹋,最適合農戶家裡用。夏季時候為外地客商定做了三千口大水缸,結果客商又反悔了,剛好派上用場。”
“嘖嘖,很好很好,五六口人的家庭,存個兩缸糧食,足以應對災荒年月了。柴家莊也要學習啊。”
“哈哈,原來柴莊主也有需要向別人學習的地方。”三娘笑道。
“那是自然,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都有別人值得學習的一面。”柴林讚歎道。
整個扈家莊如同一臺龐大的機器,開始快速運轉了,按照柴林的建議整修道路、休整水利、開墾荒地,積草屯糧。在修建大糧庫的同時,又安排各戶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