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峰氣不打一處來,這種行為,不是草菅人命嗎?好你個神棍,誰給你的勇氣這麼做的?你知不知道,這麼做,差點就害了老爺一家?這樣賺的錢,你能花的心安理得嗎?
……
清晨,朱棣從睡夢中驚醒,感到心緒不寧,昨日深夜,他夢見了父皇朱元璋,在夢中,朱元璋質問他為何要謀權篡位,為何要屠戮手足宗親,朱允炆可是你的親侄兒啊,你怎麼下得去手?
驚醒的朱棣滿頭大汗,儘管心裡清楚,這不過是個夢,父皇早就死去多年,但他依舊無比清晰地感覺到,那柄鋒利的長劍,在他喉嚨間掠過。
這才一下子驚醒。
提起自己的父皇,朱棣心中除了敬佩,更多的,還是畏懼。
敬佩的是,父皇朱元璋無權無勢,當過乞丐,做過僧人,最終憑藉一己之力,開創大明江山,這樣的豐功偉績,古今難見,足以比肩秦皇漢武。
畏懼的是,父皇的心狠手辣,動起怒來,哪怕是親兒子,也照殺無誤,尤其是當馬皇后和長兄朱標死後,這柄天子之劍,更是沒了劍鞘,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為了替朱允炆鋪平道路,因為父皇心裡清楚,年幼的朱允炆,不可能是那些猛將的對手,多少無辜的將領,因此白白葬送性命。
幸虧他遠在駐地,也因此逃過一劫,朱棣心裡清楚,在父皇的眼中,只有馬皇后和朱標才是他的家人,其他的皇子皇孫,真的是可有可無。
朱棣起身,坐到椅子上,端起茶盞,慢慢綴飲。
他也曾不止一次地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如果大哥朱標沒有死,他還會造反嗎?
不管怎麼想,結果都是不會。
大哥和他並無間隙,兩人無話不談,甚至當初他被派往駐地,大哥幾經相送,遲遲不肯離去。
如若大哥沒有意外身亡,順利繼承大統,他肯定會做一個好臣子,好弟弟,心甘情願地為大哥駐守邊關。
但人生沒有如果,往往存在了太多的難以預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看著空蕩蕩的寢宮,朱棣百感交集,直到現在,他依舊不知道侄兒朱允炆的死活,可以說,這已經成為他的一塊心病,畢竟他得位不正,天知道朱允炆會不會在他死後召集舊部禍亂天下?
因為朱允炆還很年輕,他卻已經老了,朱棣心裡清楚,老天爺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無論是站在君主的角度,還真是站在父親的角度,他都希望給後代子孫,留下一片穩固的,牢不可破的江山。
就像當年父皇做的那樣。
朱棣總有一種感覺,彷彿有一雙無形的眼睛,在四周凝望著他,他可以肯定,那就是朱允炆,朱允炆就像是一隻狡猾的狐狸,靜待時機,要將他親手鞏固的江山奪走。
越是想,心情就越煩躁,朱棣傳喚太監,將他最喜愛的檀香如意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