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周景的震驚+107!”
周景的臉色當即就變了,小子,你可知道你說的是什麼嗎?
李白杜甫那樣的大詩人,可是無數文人雅士心中,不可逾越的精神豐碑。
他當年求學的時候,夜夜誦讀詩仙李白的靜夜思,每一次誦讀都有別樣的感受,簡直快把李白當做自己的精神偶像了。
如果說在這個世界上,師尊楊士奇是他第一敬佩的人物,那麼李白,絕對是他第二敬佩的人物,沒有其他任何人可以取代。
又如詩聖杜甫,哪一首詩不是風雅頌齊具?哪一首作為千古流傳的名篇都綽綽有餘。
可你竟然敢妄言至今已覺不新鮮,好大的口氣啊?誰給你的勇氣,說出這樣目無先賢的話?像陸羽這樣的紈絝子弟,他見得多了,仗著自己念過幾天書,就不可一世了,實則不過是純純的敗家子一枚罷了。
所當聽到在周景看來如此大逆不道的詩句,他當即就憤怒了,重重拍了一下桌子,猛然站起,就要向陸羽討個說法。
“來自楊士奇的震驚+233!”
相較於周景那般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武夫,在他這個太子老師,當朝大學士看來,這首詩別具一番風味。
前兩句詩就不說了,在普通人看來,尤其是那些將李白杜甫奉若神明的文人雅士眼中,的確是大不敬的話。
說句不客氣的,人人得而誅之也不為過。
但是後兩句,細細品讀,給人一種極其強悍的精神衝擊,彷彿整個靈魂都得到昇華。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何等的雄心壯志啊!
何等的意氣風發啊!
何等的少年出英雄啊!
一代代的王朝交替,正是因為有了無數後浪的湧現,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太平盛世。
詩仙又如何?詩聖又如何?
數風流人物,還得看今朝!
楊士奇感覺身心遭受了極大的震撼,他成為內閣首輔的這些年,教出的徒弟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其中不乏平民子弟,官家富商的子女,才華絕頂,問鼎狀元的也大有人在。
但是像陸羽這般,擁有這樣雄心壯志,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少年,還是第一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