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府。
剛進門,陸羽就瞧見朱瞻基坐在椅子上,手託下巴,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樣。
“怎麼了,皇長孫的心情看起來很差啊!”
突然得到召見,陸羽急匆匆趕到太子府,就見朱瞻基悶悶不樂的,心中倍感困惑。
“皇爺爺昨天派人傳來訊息,不知聽誰胡說八道,說我不肯在功課上下功夫,準備派楊士奇他們來考核我最近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如果不能透過測試,就要派一群糟老頭子來監督我讀書。”朱瞻基道出令他憂心的緣由。
原來,聽說朱瞻基最近將全部心思都放在舞刀弄槍上,朱棣很是惱火,畢竟,對於朱瞻基,朱棣寄予了厚望,幾乎是按照隔代皇位接班人的標準來培養的。
雖然不得不承認,習練功夫很重要,卓越的軍事才能是一代賢明君主必備的條件之一,但在內政治理上,需要的,就不單單是一身蠻力了,朱棣要的是可以開創盛世的君主,而不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武夫。
這不,聽到朱瞻基對讀書不感興趣,朱棣當即惱火,準備派人來考考朱瞻基。
得到這個訊息,朱瞻基當時就鬱悶了,最近一段時間,他全部心思都放在自創劍法上,至於學業,已經荒廢了許多時日,對於皇爺爺的考核,他沒有半點把握。
最重要的是,此次前來主考的,其中最令他討厭的,就是與楊士奇並列三楊的楊榮,朱瞻基沒少在他手裡吃虧。
“原來是……”陸羽哭笑不得。
記得史書中描述的朱瞻基,不但擁有極高的軍事才能,在文學上的造詣,同樣不弱,想不到年輕時,竟然是個不愛讀書的問題少年。
其實仔細想想,朱棣這麼做也沒錯,畢竟,能成為一代聖賢的君王,只會打仗是完全不夠的,饒是在外人眼中,空有一身武力的莽夫朱高煦,同樣熟讀史書,精通儒家,法家,道家,兵家的學說。
“那不知殿下召我前來,是為了?”
朱棣考核的目標是朱瞻基,似乎和他沒多大關係吧。
“那個……一方面,找你來是為了給我加油鼓勁,另一方面,你不是剛剛救了皇爺爺嘛,我想的是,如若我沒透過考核,你也能幫我向皇爺爺求求情。”朱瞻基尷尬地笑了笑。
陸羽無奈地搖了搖頭,想不到,朱瞻基打得竟是這個主意,依照朱棣的性格,倘若他主動替朱瞻基求情,雖然不至於免除處罰,但想來,減輕一些還是能做到的。
“說起來,皇爺爺這幾天都在想應該如何賞賜你。”朱瞻基道。
救了皇爺爺的命,哪怕是天大的賞賜,都抵不上陸羽的功勞,尤其是在聽到死囚服用延年益壽丹後,七竅流血暴斃的慘狀,朱棣不禁心驚膽戰,更覺陸羽功勞非凡。
尋常的賞賜,哪裡能夠表達他對陸羽的感激之情呢?
“殿下請放心,倘若面對這次考核,你無法交出令陛下滿意的答卷,我願意當面求陛下。”陸羽回道。
現在是永樂十年,再有十二年,屬於朱棣的時代就要落下帷幕了,而洪熙皇帝朱高熾只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未來大明的天下終究是要交到朱瞻基的手裡,假使能換取朱瞻基的好感,這筆買賣怎麼看都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