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百二山河,兩字功名,幾陣干戈。項廢東吳,劉興西蜀,夢說南柯。韓信功兀的般證果,蒯通言那裡是風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醉了由他!
——節選自《蟾宮曲·嘆世二首》馬致遠〔元代〕
……
玄宗今年已經七十六歲了,自蜀返京,便以太上皇的身份,居住在興慶宮。
這期間,玄宗也曾前往驪山的行宮避暑數月,但華清池的溫泉水總是讓他想起與楊玉環纏綿悱惻的動情時光。
要說玄宗從未哀悼、思念過楊貴妃,那也冤枉了這位風流帝王。但當‘六宮粉黛無顏色’的傾國美人變成一抔黃土下的屍骸,哀思就變成了遺忘。
時間是治癒一切創傷的良藥。隨著時光的流逝,玄宗的傷口顯然已經癒合結痂了。
為了刻意地封存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記憶,玄宗選擇重回興慶宮。
這座宮殿是根據他當皇子時的親王府邸擴建而成,也是他的龍興之地。
人年紀大了,就容易念舊,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會讓他分外懷念:那個英明神武、殺伐決斷的少年李隆基。
左龍武軍大將軍陳玄禮、內侍監高力士,一直陪伴在玄宗身旁。
肅宗怕玄宗孤單,又命玄宗之女玉真公主李持盈、宮女如仙媛、宦官王承恩、魏悅服侍左右。
每日梨園弟子齊聚興慶宮,載歌載舞,博取太上皇的快喜。
一切彷彿回到了令人迷醉的天寶時光,醇酒飄香、笙歌悠揚……
興慶宮地處皇城之外,坐落於長安外郭城的市井坊間。有了這個便利的條件,玄宗也經常登上興慶宮南臨大街的長慶樓,俯瞰熙熙攘攘的街市。
御醫告訴玄宗,在毗鄰鬧市的興慶宮生活,感受鮮活的市井氣息更容易讓人長壽。
此話不假,玄宗站在樓閣上,俯瞰街市:沿街小販搖著撥浪鼓的高聲叫賣、販夫走卒推著牛車揮汗如雨、花枝招展的小娘們逛街挑選胭脂花粉、光屁股的頑童們追逐嬉戲、蓬頭垢面的大嬸們撒潑打滾、金吾衛的巡邏隊鐵騎森森、鎧甲鮮明……
“人間至味是清歡。”
玄宗這才發現市井的煙火氣才是天下最美妙的景色。
人間值得,不負白頭。
無論何時,只要太上皇的身影出現在長慶樓上,從樓下經過的長安百姓就會主動停下腳步,叩頭跪拜,高呼萬歲。
每當這種時候,玄宗就會笑逐顏開,忙不迭地吩咐宮人,在長慶樓下當街設宴,用精美的宮廷酒食款待長安父老。
玄宗無比珍視這種感覺。
讓一個曾經位高權重、如今賦閒在家的老人感到恐懼的不是衰老,而是被人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