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桃。
——《哥舒歌》西鄙人〔唐代〕
……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東宮穩操勝券之時,太子李俶長身而起,對肅宗施禮道:“感謝父皇美意,不過兒臣無功不受祿。兒臣手下無人,這場比試不用比了,兒臣認輸。”
太子話音未落,滿朝文武皆驚,大殿內再次炸了鍋。
這次,就連肅宗都錯愕不已,他眼神深邃,深深凝望太子李俶,緩緩道:“朕年紀大了,聽得不太清楚。俶兒,你能再重複一遍嗎?”
太子李俶朗聲道:“父皇在上,兒臣不願意同室操戈,這場比試,兒臣認輸。”
肅宗點點頭,用低沉的聲音回應道:“好…好…好。你既然做出選擇,朕就成全你。”
說罷,肅宗望向殿內群臣,道:“我兒仁孝溫恭,朕深感欣慰。朕宣佈,這場比試取消。”
“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齊刷刷起身,一躬到底,向大唐皇帝行禮。
這一場萬眾矚目的御前比試就這麼無疾而終,讓所有人始料未及。
……
肅宗再無興致,起身離坐,帶領眾妃嬪返回大明宮。
其餘李唐皇室、王公貴族也依次起身離席,陸續離開大殿。
整場酒宴一波三折,令人目不暇給。
朝臣們離開大殿,意猶未盡,在廣場上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交頭接耳。
談話內容各有側重,但所有朝臣都有一個共識:雖然今晚東宮和越王府沒有御前比試,但奪嫡之爭並沒有因此而罷手。相反,兄弟鬩牆的大戲才剛剛開演。
白復的出場本來可以將“玄武門之變”扼殺在萌芽之中,然而太子李俶的所作所為卻斷送了這一切。
太子李俶拒絕白復的公開效忠,在眾朝臣眼中,實在匪夷所思。在越王李系咄咄逼人的爭儲局面下,太子李俶的舉動完全不可理喻,甚至可以不客氣的說——愚蠢至極。
太子太傅李峴對太子失望透頂。李俶完全沒有必要以此羞辱白復,錯過與大唐戰神最好的一次和解機會。
李峴按捺不住心中怒火,宴會結束後,他不顧禮儀,看都不看太子李俶一眼,拂袖而去。
扶桑聖女藤原莉香饒有興趣地觀察著大唐宮廷上的這出鬧劇。作為女人,她的視角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