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四百三十四章 戰幕拉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三十四章 戰幕拉開 (1 / 3)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過香積寺》王維

……

至德二載九月二十五日,唐軍各路兵馬同時出發。

九月二十七日,唐軍東征大軍到達長安西郊,在香積寺之北、灃水之東安營紮寨。

香積寺是“淨土宗”祖庭,位於終南山子午谷正北,神禾原西畔,距長安城三十餘里。香積寺坐北朝南,地勢高亢,南臨滈河,西傍潏水,北接樊川,滈河與潏河匯流縈撓於西南,子午大道過其東側。

同日,燕將安守忠、李歸仁也率十萬大軍在唐軍大營以北屯兵列陣。

大戰一觸即發。

這是自安祿山起兵造反以來,唐、燕兩軍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也是兩軍主力的大決戰。

所有人都深知,此戰將決定大唐的國運,決定天下百姓的命運,意義重大,不容有失。

……

這日一早,唐軍將士剛用過早膳。斥候來報,燕軍營門大開,全軍出動。

唐軍也應時而動,將三軍從營寨中拉出,與燕軍隔岸相望,列陣迎戰。

河西節度副使李嗣業率前軍,天下兵馬副元帥郭子儀率中軍,關內節度使王思禮率後軍。

李嗣業前軍共一萬二千五百人,由外到裡,分為三層:

第一層是弓弩陣,護住前方和左右兩翼。三千七百五十人弓箭手,身著皮甲,持立方盾,攜配弓、弩各一把,長槍一條,帶射甲箭五萬支、生鈊箭二萬五千支、長垛箭一萬二千五百支。

方盾底緣齊平,上端由兩重弧線組成葫蘆形,中脊隆起,上下兩個利鉤,變成鉤鑲,可攻可守。

弓弩陣統一由段秀實指揮。

第一層的左右兩翼,除了弓弩手,還有二千五百名騎兵。士兵身著明光鎧,手持馬槊,胯下戰馬皆披甲。騎兵乃衝鋒精銳,槍矛馬槊、圓盾團牌,遊弋在軍陣左右。既可以幫助弓弩手協防,也可以隨時衝擊敵陣。

騎兵陣由荔非元禮指揮。

第二層是槍矛陣,槍陣如林。三千七百五十名槍矛兵,著明光鎧,身背弓箭,腰挎橫刀,手持牛皮盾。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