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被李輔國戕害之家族,都會成為陛下忠心耿耿的不貳臣子。
陛下今天對李輔國有多放縱,將來就能有多少收穫。
如同漁翁放餌撒網,一放一收之間,盡攬天下民心。
這就是陛下的帝王心術。”
白復倒吸一口涼氣,道:“可是,陛下不擔心李輔國等逆賊尾大不掉嗎?”
李光弼目光炯炯,道:“自然擔心。所以,陛下將來要靠既忠心耿耿,又得力勇決之人,來剷除李輔國的勢力。
這個股肱之臣,一個是白衣宰相李秘,一個就是你!
看似沒有把你倆留在身邊,其實是保護你們,讓你們遠離是非。一旦時機到來,隨時啟用。”
白復自我解嘲道:“大帥,您高看我了。我一個邊軍小校,哪有您說得這般重要。”
李光弼手縷長髯,笑道:“師弟,不可妄自菲薄。你絕非池中之物,否則也不會贏得徐太傅和恩師,這兩位帝國柱擎的青睞。
你缺的就是一個機會!
正所謂,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官職也好、軍階也罷,仕途之道,往往看似快,實則慢;反之,看似慢,實則快。
時機到了,一步登龍!
不過,世俗之人,總以為晉升、獲權是最難之事,其實駕馭權力和平安落地才是仕途最難之事。
就像師兄我,看似身為天下兵馬副元帥,手握權柄,風光無限,實則行走在懸崖邊緣,稍有不慎,就會跌入萬丈深淵,摔個粉身碎骨。
自從郭令公解除軍職後,這半年來,陛下不斷在升我的官,從朔方節度使,到中書令、司空、太尉,無不是把我放在火上烤。
不僅身負千鈞重擔,更成為眾矢之的,行差踏錯,就有性命之憂。”
說到這裡,李光弼深深嘆了口氣。
……
說到少林僧兵,白復想起當年的往事,趁機岔開話題,緩解李光弼的焦慮。
破獲倭人盜書後,朝廷賜空見方丈的首座弟子照桓法師還俗,任親勳翊衛羽林中郎將,將其組建的少林鐵血青年僧團編入禁軍,由其統帥,受禁軍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節制。
白復曾經在佛堂的暗道偷聽過中年僧人明沙,也是扶桑密探佐藤瀨兵衛,與安祿山長子安慶宗的對話。
按照佐藤瀨兵衛的描述,照桓法師武功高強,野心甚大,借代師傳法授藝之機,刻意拉攏了眾多少林年輕弟子,組建了一支熱血青年僧團,實力不容小覷。